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精彩摘录

儿童资源网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精彩摘录

  225. 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快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226. 优秀教师都能独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并把自己研究的设想与成果付诸实践。在这种不断的检验与反思中,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227. 世界上的一切都与你有关。

  228. 爱人类比爱一个具体的人容易得多。在口头上说“我爱人们”比较容易,而去帮助一个身边的人却是比较难的。

  229.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家人、同学,关心自己周围的人们,反对空谈“爱”

  却对自己的亲人或周围某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抱冷漠态度。他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去体察身边的人内心深处可能隐藏的那些默默的痛苦,学会在别人痛苦的时刻给与发自内心的同情与关爱。

  230. 让一个老人在爱意与温暖中离开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这样的爱更具体,更有价值了。

  231. 爱不是用虚无的语言去谈论的,真正的爱应该付诸具体的行动。

  232. 我们所大力倡导的某些“热爱”,并没有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扎下根来,他们甚至不“热爱”自己的父母,不“热爱”自己的老师和同学。

  233. 当我们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响亮地背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我不知道这样的“热爱”究竟是否会冷落到实处。

  234. 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在父母下班回家的那一刻,微笑着迎上前来,接过父母的皮包,递上一杯热茶,这也许比组织“我们怎样爱父母”的演讲比赛好得多。

  235. 爱是如何的真切,具体,远比某些看似崇高实则虚无的感情要可贵得多。

  236. 要像珍视生命和个人荣誉那样珍视真理,要毕生为真理而斗争,而这个真理意味着:生活中没有哪件事不与你有关。

  237. 作为一个教育者,发展少年作为公民对世界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要逐步使之变得敏锐起来。一个孩子,当他对发生在遥远的帕米尔高原山脚下某个地方发生的事感到不安,那么他就会对身边发生的一切表现出十分真实的关切。

  238. 每一个教师都要努力使每个学生珍视某种东西,保护某种东西,关心某种东西,这是情感教育、美育和德育中最细腻的东西。

  239.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种死读书、唯读书的境界哪怕是在古代也是很难达到的,毕竟,人要生存,要与人交往,人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活在人们中间。要教育学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40. 在现在的教师群体中,很少有人具有这种“一切与你有关”的信念。他们的教育教学囿于教学,止于应试。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他们也许会取得很高的分数,但自私的种子早已深埋在心灵的某一个角落,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疯狂地生长起来。这是教育中最可怕的隐患之一。

  241. 当孩子把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一切,把自己的心灵体验到的一切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时,他的道德感就逐步形成了。

  242. 希望孩子们能从沉重的作业中抬起头来,用自己的眼睛看周围正在发生的一切。孩子们不应该只是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就够了,他们更应该学会用自己的心去关注、体验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苦难,并且为世界依然存在苦难而痛苦。

  243. 当下的中国教师中,有多少人能够把孩子们的视线暂时从课本中引开,让孩子从书山题海中逃离出来,提醒他们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这很重要,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与你有关。

  244. 做一个道德上进攻的人。

  24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能让孩子看到犯罪行为或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是去评论一番,更不能妥协或者视而不见,而必须勇敢地站出来进行旗帜鲜明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