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的“鬼市”传奇

儿童资源网

潘家园的“鬼市”传奇

  李牧和古玩城里的老黄比较熟,所以这次就直接找到他门上。老黄不是专门搞家具的,但这几年家具升值比较快,所以碰到好家具也收。李牧上门的时候,小周正在老黄店里聊天,李牧和小周不熟,但也认识,所以没背着他,直接把黄花梨条案的事和老黄说了。

  老黄眼睛亮了,马上叫一个徒弟去开车,收拾收拾就要跟他走。还没出门,老黄又想,五万也不是个小数,自己又不是专搞家具的,万一打了眼……随即又找来一个专搞家具的朋友。

  四个人刚要走,小周说:“黄老师,也带我去见见世面呗。”

  老黄想,多一个人也无所谓。就这样,一行五人浩浩荡荡出了古玩城,直奔张家口而去。

  到张老头家的时候已是下午,一行人进屋,发现屋里坐着两个西装革履的人,见他们来了,张老头就把那两人带往别处。他们连水也没顾上喝一口,就直奔案子而去。

  老黄带来掌眼的这位师傅姓马,收藏豸具多年,练就了一双“毒眼”,一看就知道东西是真是假。马师傅默不做声地看了一会儿问:“是五万吧?”

  张老头嘴一撇,不住地摇头:“少了十万不卖。”

  李牧急了:“不是说好五万的吗?”

  “是,你一个人来是五万,带了这么多人来就得十万了。”

  马师傅又沉默了一会儿,说:“大爷,这梓吧,您给我们找间屋子,弄点水,我们歇会,也合计合计。”

  张老头出去后,马师傅立刻把门关上,开门见山地说:“这东西十万也值,大家赶紧凑凑钱,先把它买下来。这可是正经的明代黄花梨条案,这么便宜的价,咱们这辈子恐怕也碰不上第二回。”

  “那这东西能值多少钱呢?”

  “要是现在卖,至少能卖个三五十万,但黄花梨这两年涨价涨得特别厉害,要是放个三两年再卖,恐怕百八十万不会有问题。”

  可是,老黄就带了五万,小徒弟当然指不上了。李牧更是没钱,马师傅倒是带了一万多,但凑在一起也还差得远。

  这时,小周开口了:“我这儿还有三万。”所有的人乐坏了,真是老天相助!小周却并不急于把钱拿出来,他说:“既然是大家凑钱,那利是不是也都有份啊?”

  老黄愣了,这个问题还真没想过,既然提出来了,那就讨论讨论吧。大家牵线的牵线,掌眼的掌眼,不分给人家也不合适,但怎么分法,大家发生分歧了。

  小周想买下这案子就立刻回去卖了分钱。老黄在生意场打混多年,可不会这么鼠目寸光,现在正是黄花梨一路飙升的时候,就和股市的大牛市似的,现在卖了多亏啊,怎么也得等上两年再卖。马师傅也比较支持老黄。可是小周有小周的想法,要是现在不分到现钱,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李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争什么,争什么?不管以后怎么分钱,也得先把东西买下来才行啊,万一让门口坐着的那俩穿西服的给买走了,你们还打算分钱呢?分点油钱还差不多。

  老黄赶紧递给他一杯水,说:“求求你了,老兄,您可别开乌鸦嘴。”

  但李牧说的也有道理,大家争执了一会儿,终于达成妥协,先把东西买下,回去卖卖看,如果价格理想,就立刻卖掉,如果遇不到太好的买主,就存一存再卖。其实小周心里明白,什么价格算理想,也是人家说了算。

  大家都把钱拿出来,一凑,一数,差了两千块。不过十万的东西,差两千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其实张老头一直都在外面转悠,知道他们在屋里商量,可是听不见他们说什么。他们在屋里唧咕了这么半天,是不是义不想要了啊?但门一开,张老头的想法立刻就变了,心想:这东西人概还是卖便宜了。因为他看到了桌子上堆得小山似的钞票。多年收废品的经验告诉他,这是凑的钱,但凡是凑钱买东西,这东西一定很值。

  本来这东西张老头不想卖了,可是人家都把钱摆出来了,也不好再涨价。不过天助老张,他们差了两千块钱,正好可以把这事再拖一拖。张老头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不行,这我还不想卖呢,别说两千了,就是少两块,我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