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图作文

儿童资源网

学会看图作文

  《不怕》是由七幅连环画组成的,从画中可以看出时间、地点的转移,人物活动的情况,组画所反映的中心思想也比较明确。这样的连环画反映到作文中要注意交代时间、地点的转换;要具体、完整地记叙人物活动的情况;要充分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特点。在这几方面都注意到了。

  文章一开始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黄昏,夕阳西下)、地点(大道上),小作者特意补充了主人公小虎子刚看完电影《雾都茫茫》,这一笔补得好,为下文写小虎子害怕、胆怯的心理作了铺垫。第二段写小虎子护送迷路的老爷爷回儿子家。护送过程一笔带过,突出老爷爷到家以后“天已黑了”,小虎子谢绝了老爷爷儿子要送他回家的好意,并点出“我不怕”的主题。第三段是文章的中心段落:小虎子一人行进在“黑洞洞”的大道上,只有“月亮伴随”。小作者着意描绘了主人公的心理:“打小鼓一般”,他“学着解放军叔叔走路的样子,一边向前迈着大步,一边鼓励自己‘不怕,不怕……’”,真实而细致地写出了小主人公决心赶走胆怯的心理状态,当小主人公想到刚看的《雾都茫茫》电影中的恐怖场景,他的心“猛跳起来”,“额上渗出冷汗”,便“加快脚步”“飞跑起来”,还边跑边说:“我不怕,我不怕……”。这些动作、神情、心理的描写惟妙惟肖。文章结尾写到家的小虎“想到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时,便微笑着说‘我不怕’”,既与题目相照应,又总结了全文。由于文章详略关系处理得较好,心理描写真实而又细腻,所以使小主人公的形象跃然纸上。

  下面再以《追鸡摸蛋》为例,谈谈连图作文的写法。

  追鸡摸蛋

  山东省莱西县周各庄果佳圈小学五年级  赵玉

  星期天的中午,我想到同学家去复习功课,刚走出门,就看见王大娘在追鸡。她一边追一边说:“真气死我了,这母鸡成天丢蛋。”我急忙说:“大娘,您的鸡下蛋吗?”大娘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孩子,这些日子来,明明早晨摸着鸡屁股里有蛋,可一到中午,就不知它跑哪儿去了。回来再摸摸就没蛋了,你说它气人不气人。”我听了大娘的话,低着头认真地思索了一下,忽然想起一条妙计,便告诉大娘说:“大娘,咱甭追了,在后边悄悄地跟着它,它到哪,说明以前丢的蛋就下在哪儿。”大娘听了高兴地说:“嗯,好主意!好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听了大娘对我的夸奖,心里也很高兴。

  于是,我和大娘悄悄地跟在鸡后边,只见母鸡踱着四方步,慢腾腾地走着,两只眼睛机灵地四下张望,可能是在看有没有人注视它。我忙拉住大娘蹲下,躲到草堆后边,偷偷地观察它。这时母鸡“咕咕”、“咕咕”地叫着,走到大草堆边突然停下来,伸长了脖子,抬起头,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望着草堆顶,闷声闷气地叫了起来。我向草堆上一望,噢,怪不得它眼盯着上面呢,原来上面有一只大花猫和一只大黑猫在打架呢!嗐,真能捣乱!”我自言自语地说,“有了,把它们打跑得了。”于是我就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向两只猫扔去,猫被吓跑了,母鸡安静下来。只见它向四周巡视一遍,纵身跳上了草堆的最低层,然后一步一滑地向上登。母鸡爬到草堆中间停了下来。我仔细一看,噢,原来那里有个小黑洞,洞口放着许多玉米叶,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不用问,母鸡就在这洞里下蛋。果然母鸡进了窝,在里面转了不知几个圈就蹲下了。我在心里不禁赞叹:“好一个机灵鬼啊!竟能安一个这样秘密的蛋窝。”

  在看到母鸡进窝下蛋了,便告诉大娘好好看着,我就跑回家搬了一条凳子来,大娘问:“你这是干什么?”我说:“您看,那太高了,我好登着去摸蛋啊!”大娘满意地笑了,过了一会儿,母鸡探出头来望了望,然后跳出洞外,“咯嗒、咯嗒”叫了几声就回大娘家了。我急忙跑过去,登着凳子去摸鸡蛋。我把手伸进洞去,惊喜地喊了起来:“啊!这么多!这么多!还有个热乎的呢。”我把鸡蛋一个个摸给了大娘,大娘用袄襟兜着鸡蛋,最后数了数一共11个。大娘高兴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不知说啥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