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图作文

儿童资源网

学会看图作文

  因为是看图作文,所以图中见不到的,文章就一笔带过。小作者三言两语作了必要的交代,就带领读者进入游人稀少、宁静的画景中。

  文章先写远处连绵的山峰,山峰倒映在湖中,引出了湖水,用“鱼鳞般波纹”、“点点银光”、“像撒满了珍珠一样”,把图中水面的点点道道作了细致而又详尽的描绘。“随着一阵清脆的欢笑声,从玉带桥下划出一只小船”,把图中静止的小船,化作动态,给图画带来了生机。然后细致描绘了小桥:“汉白玉雕砌”、“桥面宽敞”、“栏板上刻着飞禽走兽”,图中的游人在凭栏眺望,他们正“兴高采烈地议论着美丽的景色”。并且借助画中人的口,道出作者的心声,既有景,又有情。

  图中的重点是凉亭一带的景物,所以着重进行了描绘。由凉亭的周围——“郁郁葱葱的柳树”、“奇形怪状的假山”写起,写到凉亭本身。描写凉亭是先描写凉亭的外部:“顶上飞檐翘脊,六角高耸”,金黄的琉璃瓦“闪着金光”;再写凉亭的内部:六根朱红大柱子“要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房梁上刻有精美的图案,亭内有石桌,老人在下棋。小作者的细致描绘、合理想象,使这张朴素的黑白画变得那么绚丽、明快,富有美感。至此,图中景物全都介绍完了,小作者又为文章设计了一个结尾:“我们”站在凉亭上,俯视整个公园图景,自然而然发出赞美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真妙,既点了题,又赞美创造美景的劳动人民。这个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有较高的思想意义。

  综上所述,根据一张风景画作文,要仔细看画,分清画面景物的主次远近,确立重点描写的景物,注意描写层次(由远到近、从外到里)。显然,要使文章言之有物,描写准确、生动,还必须平时注意观察,积累知识,作文时就能自如用笔,使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物。

  看一张人物活动图,要弄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事情?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画中有几个什么样的人?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等等。要回答上述问题,就要仔细观察画的背景,人物的外貌特点、年龄、性别、职业、表情、姿态、动作等。并且认真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思考,体会画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后还要通过画面,沟通画面上事物的联系,有时还要补充画面外的一些内容,当然,所有补充的内容都应该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请看下面一篇考场作文。

  题目:接××(看图作文)

  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以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其他人)。

  2.叙事完整,内容具体,有中心。

  3.不少于400字。

  接妈妈

  上海市长宁区幸福路小学五年级  张雁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穿着雨衣,拎着雨伞和套鞋来到了32路汽车站,等候妈妈。

  天色渐渐暗下来,雨也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不断地打在我的头上。风怒吼,雨滂沱,我焦急地等待着妈妈。今天一早,妈妈就去上班了,连早点也没吃,妈妈为了单位的工作,不顾劳累,我也应该支持妈妈的工作。我模模糊糊地看见远处出现了一丝亮光,心想:妈妈肯定乘这辆车。车子靠站了,可下来的并不是妈妈,我有点懊丧了。路旁的街心公园也已关门了,那些花草在风雨的袭击下不停地摇晃着,水在地上汇成了一条小溪。

  又来了一辆车,可这回仍跟第一次一样连妈妈的人影也不见,我的脚已经站麻了,手也酸了,可我还是站在汽车站旁等着,等着……

  街上的行人已经很少了,天也暗了,人们也许已经吃好晚饭了,在电视机旁观看电视节目。我心中呼唤着: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你已经工作了12小时了,女儿此时在车站等您呢

  过了好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第一个下来的正是妈妈。我高兴极了,妈妈非常惊奇,问我:“你怎么会来的?”我说:“妈妈,我是来接你的呀!”妈妈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我同妈妈一同回家,消失在雨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