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评论

儿童资源网

甲午战争的评论

  当列强予1883年开始同朝鲜缔结条约的时候,它们发现日本在釜山有一种明确的、历史性的、悠久的既得权利,且不久对一切有关方面都明显的是,日本一心一意在朝鲜其他地区发展这些权利。当日本于1876年同“独立主权的朝鲜国”签订一项条约的时候,中国作为朝鲜的宗主国似乎束手无策。事情因美国与英国于1882年和1883年做同样的事而更趋复杂,缔结美国条约的人得享有中国所获得的一部分权利。因此中国即同它自己的藩属国缔结一个条约,随后不久它开始进行阴谋,以期把它自己的积极影响代替日本的影响。这导致各种各样的革命、暗杀、绑票及敌对行动,历时达十年之久。最后终于发生了1894—1895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中国遭到了一次大败,并失掉了朝鲜和台湾。自从那时起直到最近,它在朝鲜的利益由英国人代为保管。

  克莱德也认为,是中日两国对朝鲜的争夺引起了甲午战争。他说:

  中日间关于朝鲜的国际地位的争执到了1894年已很清楚了。扼要地来说,问题是这样:(1)西方的冲击已经剥夺了中国的主要藩属国如缅甸、安南、伊犁及锡金一惟一独存的是朝鲜;(2)朝鲜似乎向西方所谓“主权独立”方面前进(这点从1876年的日本条约、1882的美国条约和1883年及以后的欧洲各国条约上可以表明);(3)但是李鸿章决心保持中国在这个半岛上的势力,以抵抗日本或俄国的企图,且以西方和儒家的方法来做,如果那是必要的话;(4)最后,因为西方列强中没有一个国家(尽管它们与朝鲜订有条约)准备维护朝鲜独立的事实和原则,这就为日本这样作开辟了一条道路。当日本执行它维护朝鲜独立的政策的时机最后来到时,它享有一种特殊有利的地位。它比较容易地予人以它的动机是善意的印象——把朝鲜从中国和俄13t手中拯救出来,且赋予这个与外界甚少交往的帝国以日本自己所享有的独立、主权及进步的前途。也许无须说,日本关于朝鲜的动机并不比任何其他列强的动机更为善意。

  慕尔认为,甲午战争是因为朝鲜问题而爆发。他说:

  这次战争是为了解决朝鲜是否应该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附属国抑或是一个自由国家的问题而爆发的。

  他在谈到中日两国有关向西方学习情况时说:

  中国像日本一样,曾采用了西方文明的某些皮毛。它曾照西方的方式建立了一支海军;并改组了它的陆军。但是,它没有使它的思想西化,也没有使它的行政制度西化。它的海军和陆军在纸上比日本的海陆军强。可是,它们完全被打败,因为它们不像日本的海、陆军,有受过使用新武器训练的人来领导它们。日本的胜利像任何欧洲列强可能做得到的一样迅速而有成效。其实,整个战争进行的适当与英法在中国早期的战役的缺乏效率相比是一个明显的对照。中国经过几个月的战役后,被迫承认朝鲜的独立,割让台湾,并把控制到北京的海路、且在战略上重要的辽东半岛交给日本。

  欧洲大为震动。各国政府认识到它们必须同一个新的强国打交道。这个发现带来一个焦虑的外交时期。

  卫斐列认为,中国和日本冲突的直接原因也许是朝鲜宫廷中两派的争吵,他说:

  直到1894年7月,中国驻朝官员事实上是朝鲜国王幕后的掌权者。同日本竞争而导致冲突的直接原因,也许可以溯源于一种已成朝鲜经常病态的叛乱,和宫廷中两派的争权,这些牵扯到对汉城日本使馆的攻击和凶杀,争暗杀一个亲日自由党人的事件。

  1977年日本每日新闻出版的《亿人の昭和史》,也认为甲午战争的起因是因为中El两国争夺朝鲜。

  此乃明治政府对外的第一次战争。直接起因是清朝、日本两国均派兵入朝,因而引起冲突。……起因系两国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我方应朝鲜之请,将清军驱出朝鲜……。清军毫无斗志,因而自战争开始,日本一直居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