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方案精编辑录:记忆篇

儿童资源网

2016年中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方案精编辑录:记忆篇

  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因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

  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不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李密辞官

  (时刻牢记养育之恩)

  李密是三国时蜀汉的小官。蜀汉灭亡后,晋武帝看重他的才华,让他做太子侍从官。李密婉言谢绝,说自己自幼是孤儿,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没有祖母,就没有自己的今天,现在她年老多病,经常卧床不起,需要自己的照顾。而且自己报效国家的时间还很长,而孝敬祖母的时间却不多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就是着名的《陈情表》。

  胡佛和帕德罗斯基

  (感恩的记忆不会忘记)

  有两个大学生在斯坦福大学边上学边打工。生活太穷了,他俩想和着名钢琴家帕德罗斯基合作,为他举办音乐会搞点钱交学费。帕德罗斯基的经纪人提出要2000美元,超出的才归他们。但是音乐会结束后,两人发现总共只挣了1600美元。他们把所挣的钱全给了钢琴家,并许诺以后挣到钱再还清400美元。帕德罗斯基回答说:“不必这样,先从中扣除你们的食宿费和学费,剩下的钱里再拿去10%,那是你们工作的报酬。其余的才归我。”

  许多年后,帕德罗斯基担任了波兰的总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千上万饥饿的人民在呼救,身为总理的帕德罗斯基四处奔波。美国食品和救济署署长胡佛得到了呼救的信息后,立刻答应提供巨大的援助。帕德罗斯基当面向胡佛表示感谢。胡佛回答说:“不用谢,先生,有件事您也许早忘了,早年有两个穷大学生很困难,是您帮助了他们,其中一个就是我。”

  【精美故事】

  记忆的定格

  从前,有一对夫妻,容貌都长得非常的美,气质与风度也都远远超过一般人,他们有很好的性情,因此非常相爱相敬。由于他们的外表这么不凡,他们常常整天对坐,互望着对方,经过了很多年,都不感到厌倦。

  有一天,不幸降临在他们身上,夫妻两人相继得了眼病,很快就失明了。丈夫再也看不到妻子,妻子再也看不到丈夫,这使两人都深感痛苦和恐慌,丈夫就想:“我的妻子容貌如此娇美,我又看不见,很可能被别的男人夺去,我要好好守着她才行。”妻子的想法也和丈夫一样,她心想:“我的丈夫如此俊秀,虽然眼睛瞎了,一定会有很多女人迷恋他,我又看不见,要好好守着他才好。”两个人都害怕失去对方,于是互相紧紧跟随,一刻也不敢离开,但是因为看不见,心中生起越来越多的怀疑。

  这样,整整过了二十年。

  有一位远方的名医路过这个城镇,碰巧遇到这对夫妻,名医为他们施药诊治,使他们的眼睛都复明了。夫妻俩见到对方时,同时惊叫起来,丈夫说:“你是谁?你并不是我美丽的妻子。”妻子说:“你不是我的丈夫,我丈夫多么俊秀,并不是像你这种糟老头。”由于他们的心中都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反而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任旁边的人如何劝说,他们都不肯再做夫妻了。

  记住的和忘却的

  阿拉伯国家有位作家名叫阿里,有一次他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不小心,失足滑落下去。幸亏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小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将吉伯打你的事却写在沙子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支持和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不满和挑剔吧!这样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才能更自由、幸福和快乐。

  人生需要忘却

  有一位作家在写了一部引起轰动的小说后,备感自豪。他每天翻着读者来信,听溢美之词,愈发觉得读者是他的知音,对自己的创作也愈加满意,并由此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想把它们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去。可事隔多年,作家再没写出与第一部小说相媲美的作品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他时时在拿过去的成功作参照,致使下笔时投鼠忌器而无法超越自己。看来,以成功垫脚,有时反而招致失败。

  有一位新分配的中学老师接管了一个谁都不要的“烂摊子”班级。这个班级素以差生多、事故多而闻名全校。这位新班主任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班上当众销毁学生档案,让那些记载着学生“劣迹”的文件付之一炬。他对学生说:“我不知道你们每一个人的过去,所以大家在我心中都是平等的,崭新的,优秀的。请你们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形象。”一年后,这个班以“班风正,学风浓”而被评为先进班级。看来,忘记失败,有时反而更有动力博取成功。

  人生需要学会忘记。忘记成功,就不会重复自己,不会自恃优越而失去超越自己的锐气;忘记失败,就不会妄自菲薄,不会背负失败的阴影而影响拼搏的信心。

  忘却

  有人这样问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先生,你可曾听说……”

  “且慢,朋友,”这位哲人立即打断了他的问话,“你是否确信你要告诉我的话全部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