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硝烟

儿童资源网

江城硝烟

  这时,杜虎上来说:“陈司令,我看‘红江’的部署已经做后撤休整,白天不会继续进攻。我到有个想法。”

  陈世华道:“说说看。”

  杜虎说:“围城下的民宅房里,刚才被‘红江’的炮弹炸死了一位老太婆和她的小孙女。如果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做些文章,还许可以激发全城百姓对‘红江’的极大愤慨,调动起我们的斗志;还可向‘支左’驻军施加压力,最好能借此获得驻军的同情和支持。我们便可趁机寻求时机对‘红江’进行反攻。”

  陈世华道:“想法不错。但不现实。再蠢再榆呆的‘支左’领导,也不会同意解放军公然支持群众组织。何况,我们前次‘借枪’与部队发生的矛盾,还没有善后。这个坎不好迈啊。”

  杜虎说:“我知道。所以,我想利用被‘红江’炸死的梁老太婆婆孙俩的尸体,制造舆论,给‘支左’部队增加压力,至少会缓解我们因‘借枪’与驻军结下的矛盾。”

  陈世华道:“行。你去办吧。”

  下午,“革到底”组织起近万名的群众,抬着梁老太婆婆孙俩的尸体,在几辆宣传车的导引下,进行着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活动。宣传车载的大喇叭反复广播着“愤怒声讨“红江”使用枪炮炸死炸伤我手无寸铁革命群众的反革命暴行的严正声明”和“强烈要求“支左”部队严惩凶手”的请愿书。游行队伍最后聚集在江城市武装部门前,黑压压的人群堵塞满了整条街道,将“支左”驻军部队围得水泄不通。万名群众不断高呼“打倒红江!”“严惩凶手!”“血债血还!”“支左驻军不护民,劝请立即出江城”等口号,“支左”驻军被迫答应登城劝导“红江”停止军事行为,保障人民安全。

  再说刘大刚和老黄乘卡车返回清川。首先,找到刘柱才,说了请求支援弹药的事。刘柱才一口应承了下来,约定晚上就可以去装车。接着刘大刚将准备找陆盛彬请求支援参战人员的事也告诉了刘柱才。

  刘柱才听后说:“你们这个方案行不通。一是‘江捍’本身人员就不多,总共也只有三、四百人,何况大多数人都还在单位上班,除非有特别行动,一般这些人不会轻易集合拢来。二是打仗毕竟枪弹无眼,谁会稀罕你那几百元的抚恤金。”思考片刻后,接着道:“我看你们不如这样,干脆也别去找陆盛彬了。我建议你们直接到农村去雇用一些农民。这有几点好处:一是你给农民5元一天的补助,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工分收入,他们会很看重这5元钱,肯定会有人愿意来。二是死亡了还有300元的抚恤金,300元对许多农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你就是直接拿300元买他的命都愿意。三是农村里有很多的复员退伍军人,这些人的军事素质比我们那些工人强多了,弄不好,还会帮你们很大的忙。四是雇用农民比你们找陆盛彬借人简单快捷,还没那么麻烦。”

  刘大刚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但也担心自己和老黄对农村不熟悉,组织起来很困难。

  刘柱才说:“这好办。我给你们介绍几个公社的头头,让他们帮你组织,不出一天,保证你带两个连的人回去。”

  刘大刚说:“老战友,这次多亏你帮忙了。我代表‘红江’诚心诚意地感谢你呢。”

  刘柱才说:“别那么客气。晚上我约几个公社的头头来,大家一起坐坐。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跟他们谈。”

  刘大刚和老黄在清川餐厅宴请刘柱才及几个公社头头。刘柱才向公社头头介绍了刘大刚和老黄及请求他们帮忙的事。几个公社头头听后都认为,有5元钱一天的补助,动员来一、二百人没有什么问题,答应第二天即办理此事。

  席间,一个公社书记无意在酒后闲聊中谈起,说上午去临江的川华厂,看到川华厂“红警”的唐兴富司令正开着刚出厂的坦克打靶,那坦克真***厉害,靶场旁边一个有人多高的砖堆,坦克一钻就过去了;那炮口打出来的炮弹,一炮就将砖墙靶子打了个大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