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与花季

中国儿童资源网

冰山与花季

  女儿从上小学就很关心国家大事,但却不太关心班集体,这和我总以集体为本的做人信条是很不一样的,但为什么她不关心集体,该怎样帮助她改变呢?我想得很少,做得更少。

  记得召开亚运会前,有一天女儿说,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给学校带一盆花。当时家里没有养花,我也没有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事后也就忘了。对老师的要求或许有很多次我都没有帮助女儿完成,也许就是这些事情使孩子受到老师的指责、同学的白眼,在人群中失去自信和平衡。是我没有帮助孩子拿出行动来,得到集体的认可、社会的承认,使她本来就孤僻的性格更进一步地发展。我万分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去买一盆花,或者早一点和女儿一起培育一株花呢?学校里少了一盆花照样美丽,女儿少献了这盆花就少了一次得到爱的机会。

  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女儿总被怀疑智力有问题,说的人多了,我也不免产生了动摇,“难道她真的很傻吗?”一阵阵的失落感撞击着我。

  一次家庭聚会,弟弟又在众人面前夸奖他儿子如何聪明,并提示我应带女儿去检查智力。我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冲到正在玩耍的女儿面前,打了她一巴掌,女儿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不知所措,大哭不止。父亲呵斥了我的不理智行为。是的,孩子在学校和大家庭中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我非但没有去保护她、帮助她,反而对她雪上加霜,我关心的只是自己面子的难堪,而并不关心孩子心灵所受到的深深伤害,是何等的自私啊!

  真的测查过智商后,女儿的智力不仅正常,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超常!是什么原因使她被扣上了“傻子”的帽子,为什么本来聪明的大脑却总装不进老师讲授的知识呢?

  在女儿的倾诉中,我再次明白了,先天的聪明并不能代替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一个孩子能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不仅取决于她的智力因素,更要依赖于她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的信赖,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我感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始终缺少的是对她的正确认识:不是盲目地认为她很聪明而忽视教育,就是听凭他人的评价、怀疑她的学习能力,放弃了帮助她建立自信心的机会。在教育目标的设计上,我们是以自己的期望给孩子定格,总觉得我们没有机会获取更高的学历,就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女儿,简单地用学习成绩的高低去评价她的所有行为,关心学习成绩多于关心她的痛苦和欢乐;关心学习多于关心她的兴趣爱好;关心学习结果多于关心她的学习过程。在这种偏颇的教育中,加上学校里不公正的待遇,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漂亮的孩子也变得丑了。女儿感不到自己是可爱的,本应欢乐的童年变得痛苦不堪。

  痛定思痛,我真想向天下所有年轻的父母们呼喊:不要再去只作一个“衣食父母”、“学习父母”,给孩子的情感、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一点儿关心和理解吧!我也要向所有的幼儿园、中小学老师们请求:请你们在传授知识时多向孩子们投入一点爱,不仅去爱那些听话、可爱、学习又好的学生,更要让那些“不太听话、不太可爱、学习上尚有差距”的孩子也能在学校里感受到“老师喜欢我!”“我是可爱的!”

  ……

  我不知道,读者们读了这位母亲的诉说之后,会有些什么样的评论。就我个人而言,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只有胸怀博大的母亲,才会悟出教育得失的真正教训,才能发出启迪社会的理智呼声。

  司慧老师的工作是繁忙的。但是,我们见面的时候,谈得最多的还是柯艾。记得有一次,我说:“司慧老师,您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可我有一种预感,您如何帮助女儿走上心理健康之路的探索,也许是更有意义的。”

  有一天傍晚,司慧老师悄悄问我:“你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需不需要人?如果需要,可以让柯艾来义务帮忙,也让她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我当即同意了。从此,我们的杂志社里,多了一位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