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训练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有效的训练途径。特别是日记中的个人的秘密,心底的话语,无不是学生个性的极好凸现。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写日记,更主要的是给学生以不断的经常的持之以恒的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习惯得以巩固。 此外,写读书心得、编连环图画故事以及写说明文、议论文、通讯报道、专题小论文等也是很好的训练途径。 通过多样化、多渠道、多类型的训练,不仅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在表达中使自己的个性得以发挥。每一篇亲手撰写的文章都是其个性独特感受、体验的结晶,这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独创,也充分展示了个性化习作训练所带来的作文教学的创新成果。
三、“作文个性化”的训练应注意的几点要求
(一)广施博爱,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现时表现出来的知识、智慧、才能、兴趣、情感、追求,并促使其不断发展,而且应当发现和发掘学生身上尚未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如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的倾向、自我发展的创造潜力。利用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多种实践与体验的途径和方法,体验成功,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个性和创造力都能健康地发展。
(二)发掘优势强项,使其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源 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闪光点。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展示其个性才能;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个性优势,培养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使其精神生活丰富、充实。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以及自身的价值,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生活热情。第三,要引导学生将优势强项迁移到整个学习和工作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优势强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认真、刻苦、诚实、热情、正直、自信,作为教育的起点和突破口,逐渐将闪光点连成一片。
(三)教师要以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个性,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起示范作用 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个性化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风格和个性,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创作风格和特色,无疑对学生起着极大的示范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力、趋向、才干的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的个性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开启或封闭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教师个性的影响力,形成特定的教学氛围,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