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要设计多种形式的辅助练习,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作兴趣,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写好作文,我除了运用大小作文结合练习以外,又设计了一项"写作训练",坚持了几年,颇有效果。同学们对此项作业很感兴趣,每天写一段,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这项练习文字篇幅不长,但一定要写成中心明确的一段话。教师批阅后进行讲评,很有成效。在这一辅导练习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扩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与培养。
( 1) 给开头一句,要学生写下去。如:①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用排比句写)②秋天到,树叶黄。……③跳绳比赛开始了,操场上一片欢腾。……
( 2) 给结尾一句,要学生补写上面一段。①……同学们玩得真高兴!②……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啊!③……我真爱看这期的《读写知识报》。
(3) 给过渡句,前后补充,写成一段话。……小明不但刻苦学习而且乐意帮助同学……
(4) 扩充书上某一情节或给文章的前段、后段,要学生补充中段,发展创造性思维,看谁想得合情合理而又内容具体。 想想,琪琪梦见小鸟怎么了?他的心情如何?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琪琪带着委屈和恐惧睡着了,梦见小鸟喝了好多减肥茶,突然变瘦了,从笼子缝中轻盈地飞到湛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呀,自己也高兴地唱呀, 一起载歌载舞,快乐极了。这时,爷爷生气地出现在眼前,琪琪从梦中惊醒,第二天早晨 ,他醒来赶紧轻手轻脚地向阳台走去。学习《琪琪的心事》后,根据书上介绍的简单情节对琪琪夜里做的梦加以想象,丰富内容,同学们都写得不错。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琪琪,如临其境,写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5)看书上的插图,写上一段话。教《珍贵的教科书》、《李时珍》等讲读课文后,学生写道:"看着《珍贵的教科书》这课的插图,我细心品味着‘珍贵‘的含义,四处查找作者的姓名,这篇课文写得太感人了!我真想知道作者是谁。"、"李时珍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除了他有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外,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并为之终生付出努力。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做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更应该在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自学完《"0"的突破》等阅读课文后,正赶上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期间,学生通过积极查找课外资料,看着书上的插图,写到:难忘许海峰!1984年7月29日中午,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射击赛场,许海峰的惊世一枪,从此结束了中国与奥运会金牌无缘的历史。由于组委会准备不充分,没有备齐五星红旗,许海峰等了40分钟才领到奖。望着冉冉升起的无星红旗,许海峰万分激动:"没有什么比看到中国人在赛场上扬眉吐气更令人高兴的事了。" 许海峰,我永远记住您!从学生写的这一段段话中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是建筑在思维发展的基础上的,观察与情感的表达是离不开思维的。 发现写得好的作文一定要在班上及时地表扬、讲评,持之以恒,这样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不达到"入迷"的地步,便不会产生灵感。通过作文教学的实践,我加深了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在写作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培养写作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大大提高作文水平。
二、 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是发展写作创造力的关键。
当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兴趣后,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是指导写作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这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这里讲的"思路",既是阅读文章要摸清思路,又指写文章要抓住思路,也指如何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发掘写作题材的思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总之,要"广开思路"。我的做法和体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