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怎样修改作文呢?
1.看全文。看内容是否具体实在、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条理是否清楚、语言是否通顺、想象是否合理。
2.看词句。修改文章不仅修改一句话、一段话,还要注意不多字,不丢字、不写错别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妥当也要认真检查修改。
3.请别人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常能发现你作文中自己不能发现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自满或怕别人笑话而羞于向人请教,失去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一个机会。
4.自己反复看。文不厌改,文成于改。只有反复阅读、反复修改,使自己的作文经得起各文面的检验,才能达到文质兼美的程度。
第二讲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不竭的源泉。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看仔细、看明白、看全面、看透彻,才能对事物有完整的、具体的、生动的印象。
怎样提高观察能力呢?
1.保持观察的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自然界的雷电风雨、人物的一言一行,不仅能使我们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更能培养我们观察事物的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观察必须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观察景物,应注意空间顺序:由上而下,由远及近,从左到右、空间转换、地点转移等。
3.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事物的特点。每个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孤立地看待,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个体,但如果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的异同和变化,更能准确地发现事物的特点。
4.调动多种感官,提高观察的质量。观察事物时,仅仅用眼睛看是远远不够的,有可能的话还要去摸摸、闻闻、尝尝,用多种感觉器官去了解事物的属性,可以更好地分析综合、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从而提高观察的质量。
5.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观察的感受。由眼前观察的事物展开产生联想,或想象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能加深对眼前观察的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再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表达方式,使事物的形象立体化。写作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生动。
6.学习别人作品中观察事物的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学习、揣摩、领会别人观察写作的方法,并跟自己的习作训练结合起来,我们的观察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的。
第三讲学会思维
学会观察是认识生活的前提,但仅仅学会了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说话写文章不是照相式的反映,而必须经过头脑的加工。因此还要学会运用思维将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梳理、加工、谋篇布局,最后才能写成作文。
1.思考要深入
同学们作文中,常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布置某一题材的作文,会觉得并不是太难,动笔写时又觉得没话可写。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对事情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思索。
实际上,很多事物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但并不一定深刻理解了,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表达它。
2.思维要灵活
作文中常有这种情况,同样的作文材料,我们自己写时会觉得很平淡,很难展开想象。但是换了一个人,却能把这个作文材料写得很生动、很充实。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与每个人思考问题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
生活中的事物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学会从事物的联系中发现作文的素材,使有些看起来不足以称为写作材料的事物,成为很好的写作材料,使笔下描写的事物更具体化,更形象化,使一些不易表现的内容得到较好的表现。千万不能“死心眼”,要注意训练自己思维的灵活性。
3.思维要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