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不学好/想到什么说什么/喜欢什么做什么/一点不在乎/十岁上/她把刀塞在/皮腰带上/梦想成为/白马王子/扮成玩偶小马/她染起长长头发/一直拖到膝下/吸引了当地最佳精英//妈妈哭泣为她祈祷/30岁上她离了婚/剪去长长卷发/蹲在马车上/告诉我:上帝创造了人/然后又后悔/我跟她不同/一直学好———而现在/我正尽力/争取达到自己的/坏标准/最后/我和她沆瀣一气/喜欢起她的怒气、长靴/我们交谈/我们抽烟/我们嘲笑每一个人/一对坏姐妹。”
朋友万分惊讶地望着我说:你疯了吗这叫什么诗我说:我没有疯,这是选入英国语文教材里的诗,这首诗的题目是《姐妹俩》。读懂了这殊途同归的姐妹俩,你就读懂了人的心灵史,读懂了这个诡谲多变的大千世界———不是吗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有谁,能够踏过那些水洼,不在意弄湿了鞋子甚或弄脏了裤子,昂首前行,带出一支不变形的队伍
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
农民朋友的故事不禁使我联想到,人生之路不也同样是如此一位名人曾说:“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人生之路并非一马平川,并非无须费劲就能轻松前行。许多时候,正是由于我们放弃了努力,便白白地错失了成功的良机。结果便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
猴子与狗
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猴子和一只狗,每天他带着狗和猴子到大街上跑步,狗跑得很快,人在中间追着,而他的后面又拖着那只蹒跚追赶的猴子,猴子不得不用手和脚一起跑,手脚都跑出了伤痕,结疤再磨破,再长出新的皮。
日子久了以后,猴子也跑得快了,几乎能追上前面的狗。
那人为了方便起见,每天给狗和猴子吃同样的食物,餐食有时只是两根香蕉,猴子吃香蕉吃得快,有时来抢狗的香蕉,狗为了保护香蕉,常连皮一起吞进肚里。
日子久了以后,狗也学会了剥香蕉,几乎和猴子同样速度地吃完香蕉。
那人很得意,因为他把猴子训练得像狗,把狗训练得像猴子,可是猴子到底不是狗,狗也不是猴子。到最后,他养的不是一只猴子和一只狗,而是两只“猴子与狗”。
忽略年龄
有一位80岁的老人,他很喜欢下棋,每天必到老年俱乐部和棋友下几个小时,然后再慢慢散步回家,日子过得闲适和安逸。
有一次,他的棋友病了,没法和他下棋。管理员为他安排了另外的棋友,他觉得不适应,放弃了。老人心情沮丧地准备回家。管理员说:“你可以试着换一种娱乐办法,譬如去欣赏绘画。”在管理员的建议下,他来到了俱乐部的画室。管理员说:“先生,您可以在这里试画。”老人听了哈哈大笑:“您说什么,让我在这里作画,我可是从来没有摸过画笔。”“那有什么关系,你可以试着画一幅,说不定你觉得这十分有意思。”管理员鼓励他说。于是,老人来到画架前,平生第一次摆弄起了画笔和颜料。他在画室里呆了一下午,觉得真的很有意思。他决定学画。81岁的时候,他到学校去上绘画课,开始积累绘画知识。他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倾注在绘画上,这位老人就是哈里•莱伯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