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广终享尽天年而逝,他的儿孙也平安一生。后人提及他对待后世儿孙的态度,都非常佩服。
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郭兰英
——品德重于金钱
60 年代,郭兰英以一曲《南泥湾》唱红了大江南北。然而“文革”中,她也未免于灾难,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遭到非人的折磨。 1982 年郭兰英得到平反昭雪,组织上补发她 3 万元工资,但郭兰英毫不犹豫地把这 3 万元全部作为党费上交党组织。 1983 年,她又变卖家产,凑足 7 万元,创办了“郭兰英艺术学校”,为振兴民族文化艺术无私地培养下一代。近几年来,她带领她的学生“艺术团”,先后到老少边地区义演 600 多场,从未收过一分钱。 1993 年,郭兰英接到中央电视台邀请,请她到壶口瀑布拍摄《黄河神韵》演唱镜头,她不顾劳累,不怕危险,站在咆哮如雷的黄河壶口瀑布前,反复认真演唱,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而当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将 1000 元酬金送给她时,她愤怒了,生气地说:“我郭兰英就值 1000 元 ? 我是冲着弘扬民族精神、冲着宣传壶口瀑布才来的,要为钱,我根本不会来 ! ”人民艺术家郭兰英与那些善于钻营走穴,张口就要几十万的所谓“星们”相比,不是显得更加巍峨高大,她的德艺双馨的伟大形象不是更加让人崇敬吗 ?
莫扎特以舞曲济贫
——才华就是财富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一次外出时,碰到了一个衣衫褴褛、面有饥色的乞丐,恳求音乐家解囊相助。莫扎特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毫无分文。他想了想,立即从衣袋里抽出一卷纸来,在上面作了一段舞曲,叫乞丐拿去。乞丐苦笑道:“这能充饥吗 ? ”莫扎特点了点头,又写了一张便条递给他,说:“你去交给出版商。”出版商看到了莫扎特所写的舞曲,立刻给了乞丐一捧金币。
节俭的王永庆
——拥有财富仍不忘节俭
王永庆是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的台湾大企业家。他经营庞大的台塑公司,有丰厚的资产。然而,王永庆十分节俭,他告诉秘书买两头尖的牙签,可以两边使用,又便宜。王永庆的节俭源于他儿时的贫困。他童年的生活中很少有饱食的一天,他时常因为肚子饿而去摘路旁的石榴吃,一直吃到肚子痛为止。后来,他虽然发迹了但没有忘本。
知识就是财富
——苏格拉底谈知识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学识渊博,各地的年轻人慕名拜师,纷至沓来。他居住并兼做讲堂的小屋便显得格外狭小了。破旧不堪的小屋年久失修,苏格拉底决定翻盖一下。亲友们闻讯,好心地劝他说:“你有这么多学生,应该盖得大一些,讲究些。”苏格拉底摇了摇头,客气地说:“这小屋尽够我放简朴的家私了。我主要的财富是学识。我每天增长一点智慧,装在我的心里,心灵是永远不会满溢的。那些来求学的年轻人,追逐时尚的是多数,真正能坚持到底的毕竟有限。对于他们,我的小屋是绰绰有余了关于财富的议论文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