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儿童资源网

张爱玲

  在胡兰成,众多的恋人是不矛盾的。张爱玲与他相遇在上海,这里有胡的妻室,而此时他在外面尚有几多艳遇。胡兰成是见识过美人的,况且张爱玲也不是美人,以至于胡初见张爱玲时感觉完全不对,张爱玲给胡兰成带来的新鲜惊喜使他不再囿于定型的判断,遂离婚后与张爱玲结为夫妇。但是,胡兰成终究不是一个讲究专情的男人,即便在与张爱玲最两情相悦的日子里,他有的也只是名士艳遇后自我肯定与自我膨胀的快乐,而不是要把自己的情感盛注起来变成对对方郑重的承诺。日本投降后,胡兰成逃亡武汉,在武汉的汉阳医院又迷上了只有17岁的少女周训德。逃亡杭州时,又与范秀美以夫妻名义同居。论才华、论地位,两者都不可与张爱玲相比,可是年轻和美貌这两项对于胡兰成这样的性情中人而言,就足以构成所有理由。

  遇人不淑,萎谢是必然的结局,多少痴情女子遭逢此厄,天才张爱玲也未能例外。在作品里常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众生的张爱玲在自己的故事里毫无主动权,一路追赶,换来胡兰成一路退缩,并一路拈花惹草,扬长而去。张爱玲是一个描写爱情的高手,描摹人情世故,无不细致入微。然而,可叹张爱玲一枝笔,写尽了人世间的离合悲欢,却写不出一段属于自己的圆满爱情。天下男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者难有几何,张爱玲枉有绝世才华却一样不能免于沦为弃妇形象。曾经,在胡兰成眼里,张爱玲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放恣的才华与爱悦自己,作成了一种贵族气氛,张爱玲的作品被胡兰成称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这些曾让胡兰成表现出一个名士不绝万缕的才思的优点和特质已经和普通女人的年轻、美丽和平庸打成了平手。

  胡兰成的烂情贬低了张爱玲的才情。张爱玲选择了放弃,因为放弃,而使女人最后一点可怜可叹的自尊得以存活。尽管张爱玲的婚姻象胡兰成的政治一样的糊涂,但这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放弃却不能不彰显出一代才女的明智和果敢,否则,张爱玲就真的成为胡兰成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暗淡了她的才气、特质和魅力,那可真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看张爱玲一生,才华横溢,风靡无数国人,但其最为动人心魄、傲骨凛然的还是在胡兰成面前毅然决然的转身,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灿然。

  感悟张爱玲

  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诡艳的词语,冷漠的口吻,不动声色地揭开人物血淋淋的伤口。

  这是30年代上海文坛的一位奇女子,自小被目为天才。良好的文学根基,不寻常的家庭背景,特立独行的个性,造就了她独树一帜的文风。

  在她的作品里没有大喜大悲,没有惊心动魄,即使有显赫的家境,也只是淡淡的平凡人的感情,平凡人的悲剧,却宛如慢刀割肉,带着钝钝的痛,一如她作品中“一个苍凉的手势”悲哀、无奈。

  诚然,她的作品里缺少鲜亮的色彩,仿佛总是阴恹恹的天气,略有一点小小的欢喜,也是转瞬即逝的。这也是有人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可是,既然人性不是完美的,那麽它总有阴暗面,譬如自私,譬如冷漠。张爱玲曾说过:“生命如同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一语道破人生的本质。可又有几个人有勇气将自己的袍子抖落在世人面前?

  张爱玲作品的最大成功处在于她对生活的洞悉,哪怕是世俗的爱情,精打细算的亲情,畸形的感情,对金钱的欲望……无一不扣住人物心灵底处最轻微的颤动。

  面对成功,张爱玲宣告的是“出名要趁早啊!”真实的告白,不加掩饰的喜悦,不迎合,不矫情,充分显示了她一贯的大俗大雅。或许,在她讲这句话时,已预感到了盛极一时后的繁华落尽。但面对命运的大起大落,张爱玲坦然。她其实一直在真实地活着,就像昙花,长时间的积蓄,只为刹那的绚丽,然后归于沉寂。但我心无悔,因为真实地活过,并且绽放过,美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