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老师”打电话告诉工程师:“器材和帮手都准备好了。”
这天,工程师领着“老师”和“帮手”从一处偏僻的入口进入“七O五一”地下工程。在镁光灯的闪烁中,一张张通道图片被摄入克格勃特工镜头。过了半个多月,工程师把一份复制的图纸交给“老师”,又从对方手里拿到了一个里面装有十万元人民币的提包,一笔情报交易在“老师”与工程师之间结束了。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逃出专案组锐利的目光。
很快进入了北方的冬季。王言在收集“七O五一”工程资料的同时,对黑龙江党政机关活动情况也进行了收集,克格勃下达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后,时而露头的特务们又都隐蔽了起来。
元旦,牡丹江。
当夜无眠。专案组对下一步行动展开了讨论。一种意见是:对手已全部掌握在我们的手心,可以在黑龙江收网了;另一种意见是:没到火候,还不是揭锅的时候。程方看着眼睛里全都布满血丝、仍然斗志昂扬的战友们说:“我们从西北到东北,纵横万里为的是什么?隐蔽战线的工作任务不是局限于某个省份、某个区域。境外的每一宗间谍活动都是针对我们国家和政权而来的,所以我们要把视角放在全局的高度上来进行反间谍工作。克格勃派来的王言是战略特务,如果不彻底摧毁这个间谍网,我们这次行动就是半途而废。我们一定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向党和人民递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就在专案组酝酿下一步行动的时候,王言把获取“七O五一”工程机密的进展情况向克格勃总部发了密电,称:“任务完成,请指示!”
王言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莫斯科。因为他深知一个背叛了祖国并犯下间谍罪行的人,如果落入法网,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潜入内地后,他心惊肉跳。每一天都度日如年,然而,克格勃发回的指令是:前往北京!
此刻,公安部给专案组的命令与程方的预案一致:“暂不收网,继续跟踪!”
四
王言只身赶赴北京,程方率专案组部分侦察员“护送”他离开牡丹江,其余人员继续监控潜伏特务,等候公安部命令。
北京的元月,瑞雪飘洒。王言到去年接头的颐和园转悠一下,不知未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马利诺夫与克格勃总部磋商后,对王言的工作十分满意,决定让他返回总部,直接汇报工作情况。为了避免越境时发生意外,克格勃准备把他接回使馆,择日放入外交文件柜,用苏联航班直接从北京送回莫斯科。王言在中国所获取的各种情报、文件、图纸,也先交由马利诺夫带回外交官寓所,再由外交信使带回克格勃总部。马利诺夫部署停当,当日中午向王言发出了晚上10点在西郊外小溪桥下接头的密电。
军情急如火。一是我方截获并破译出马利诺夫发出的密电后,离接头时间已不到五个小时了。总参与公安部领导紧急会商,报请中央同意后,决定收网。因为王言所启动的7名东北三省潜伏特工已全部被我掌控;二是不能让王言得到的情报流入敌手;三是在北京抓捕能够连同上线一并清除,这对克格勃在中国的谍报工作将是一次沉重打击。
根据公安部命令,专案组组织公安干警,在总参配合下,协同部队和民兵在北京撒下天罗地网。这天夜间,在我严密监控下,马利诺夫和王言分别从两个方向朝着西郊外小溪桥下会合。
这里没有路灯,桥下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先到一步的王言躲藏在桥下等待马利诺夫。不一会,马利诺夫的汽车赶到了,他和两名助手身穿中山服,戴着口罩,用一支微弱的手电筒探路,摸索着向桥下靠拢。
王言见到光亮渐近,压低声音用俄语说:“我是阿林!”
马利诺夫回应:“我是北极星!”双方接完暗号相互拥抱,并交换了随身携带的包裹。此刻,隐藏的大灯瞬间照亮了接头现场,猝不及防的马利诺夫和王言等人狼狈不堪,四散奔逃。不到五分钟就被我公安人员悉数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