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任务,部队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声中,展开了近似“残酷”的临战穿林训练。这段时间,夜晚你会在十分疲倦的甜睡中被一声紧急集合号惊醒,你会即刻起床穿衣结被,带上武器弹药迅速穿行于大山密林之中,这是按战备等级进行的夜间急行军训练。早晨天边刚刚露出一缕阳光,部队却早已进入大山深处。中午你会被烈日的骄阳烤得机乎变成一块“干巴”,穿在身上的军衣会被汗水湿透再被烈日晒干,这样反复一天几个轮回。傍晚当你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住地,捧起香喷喷的大米饭时,已经没有了一丁点口味!我们都知道那都是累的原因。
连续的穿林训练,部队早出晚归,踏着被烈日机乎点燃的乱石滩头,走着被大雨浸湿的泥泞山道,底着头不出声,除了走路还是走路,没有目的,也不知今天要走向何处。刚刚才走过烈日爆晒的杂草丛,便又一头扎进不见天日的茂密森林里,热带雨林让你一分钟前还头顶烈日,一分钟后大雨浇透你的全身。部队不作预案行军路线,走不是路的“路”,过不是桥的“桥”,翻一座比一座高的山。要说有预案就是会让你在一个陌生地域突遇“敌情”,让部队迅速构筑阵地,从发现“敌情”到描准“敌人”再到发射炮弹消灭“敌人”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这个缩短时间的记录在一天天的刷清。至今由沈阔和小四川创造的,从口令下达到完成射击诸元82迫击炮7.06秒的记录还无人打破的。
今天当我们带着观赏的心情、享受的感觉去观看《长征》这部历史巨片时;太多的人已经不太在意那些红军小战士们,衣不遮体、食不饱腹,为追寻一个理想而英勇向前义无反顾!冻死、饿死、病死、战死!用热血挥洒出来的一条震惊世界的《长征》之路。转而对剧中演员美女?帅哥的做作演技大加赞叹、尖声喊叫。这里我们记录下一对恋人看完《长征》影片后的对话。男的约25岁、戴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一看就是一文化人;女的约23岁、不算美但温文而雅,是一知书达理的女孩;
男;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演员阵容强大,在拍摄技术上运用了很多新技术,假如我是导演,我会加大应用现代传媒合成技术把片中的声、光、雾,战斗场面以及战场上敌我双方撕杀血溅,尸横遍野的血腥味扩大,把红军爬过的山、渡过的河拓展开来,让影片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继而增大票房收入…
女;不、不如果我是导演,我会穿插进一些浪漫的战地情绝恋。比如,战斗间隙我会让一些“漂亮”的女孩给受伤的小战士包扎伤口、喂水、喂饭同时安排一对恋人相遇,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们相拥在一起,硝烟从他们的身上飘逸而过…噢,多么浪漫啊!这时敌人又发起了进攻,女孩来不及下去便和恋人并肩战斗,再后来小战士的鲜血映红了胸膛,他牺牲在女孩的怀抱里…
男;这样安排也行,不过我觉得让古月和唐国强分别扮演不同时期的MZD会更好,因为我认为;古月再现了MZD,而唐国强则演出了一个MZD。他们二人的结合可算是珠连壁合完美的M泽东第二…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是多么的期待《长征》中所蕴藏着的,那种早期的中国G产D人、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的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的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那种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所构成的伟大的长征精神,能够给他们一点点触动和鞭策啊!但是没有、一点儿都没有。长征从公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离开江西瑞金进行战略大转移起至1936年10月止,红军走过了赣、闽、粤、湘等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行程达两万五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它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翻雪山等一副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