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些问题,戴明主张,目标管理实际上严重阻碍了质量提升,对企业管理具有破坏性的力量,必须废止。
戴明和德鲁克确实存在着不一致,这种不一致集中表现在管理的侧重点不同。戴明一直主张,产品质量不能靠事后检验,当不合格品已经生产出来之后,做什么都晚了。而目标管理恰恰把管理的焦点对准结果而不是关注过程。两个人的方向截然相反,这正是戴明反感目标管理的最根本因素。但是,把目标管理推行中的问题全部归罪于德鲁克,也有点冤枉。
管理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活动之一,每个管理学家都只能在某一方面为这一学科做出贡献。戴明和德鲁克都是管理学界的伟人,他们的理论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把他们的理论绝对化,捧一个打一个,有失学术的本义。而且,文化背景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政策的区别,都会对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管理学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们需要的是从不同的管理理论中得到不同的启示,在不断试错中寻求更为合理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