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进行驴从役用向商品的转化,像养牛、养鸡、养猪一样进行基地化饲养。2002年我们就开始了集中养殖,我们种玉米秸秆,然后做禽畜饲料自己养。成本很高。”
成本高只是当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驴不是一种群居动物,为了交配,公驴们会进行你死我活的争斗。为繁衍而进行的战争,是秦玉峰最不希望看到的。
除此之外,秦玉峰还发现,光靠驴皮拉动不了整个产业链。“驴皮只占整个驴价值的1/10,那大部分都是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没有肉,哪来皮呢?”秦玉峰说,“要靠肉来拉动这个市场。驴肉有比较好的食用传统。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我们要靠吃吃出一个市场来。”
然而他们的实地推广,却遇到了障碍。最大的障碍来自地方政府,他们希望获得带动财政收入的项目,而养驴是一个惠农项目,无法创造大量的财税收入。一些地方官员抱怨说:“我们给你们批地、提供配套服务,却得不到任何好处。”
慢慢地,东阿阿胶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山东、辽宁等地建立了13个养驴基地。他“以肉谋皮”的原料策略开始奏效了。
2010年7月,一批大学生到公司工作,在对他们进行培训的时候,他告诉那66名年轻人:“人生就像登山,很多时候,遥看目标,似乎高不可攀,其实每向前一步,也就距离目标更近一步。”
他爬了差不多40年的山,在驴皮上耗费了自己的青春。如今他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注入到了养驴上。他就像诗人耶麦一样,爱那如此温柔的驴子。他愿意用自己剩下的时间,与一头头乌头驴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