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峰——与驴共舞

儿童资源网

秦玉峰——与驴共舞

  “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大铁锅都是敞口的,烟雾弥漫。因为有蒸汽,冬天特别冷。我们就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他很珍惜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这是我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第一步。”

  年复一年,秦玉峰从临时工变成学徒,从学徒变成班长,后来又变成科长、厂长助理、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

  终于在进入工厂32年之后的2006年,秦玉峰成为东阿阿胶总经理。他开始站在舞台的最中央发号施令。在他将东阿阿胶变成一个传奇之前,他先将自己拍案惊奇了。

  驴皮上的血气中国

  农历冬至。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传统的节气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人们甚至忘记了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其进行纪念。但是对于秦玉峰来说,这是他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那一天,作为非遗传承人和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会在子时,在山东东阿县广场西侧的阿胶亭内,在古朴的《和一》乐声中,带领老胶工祭典药王。

  子时来临之后,他用木桶从阿井中取水,用扁担挑到炼胶金锅旁。8名老胶工随之取水、担水倒入金锅。秦玉峰手捧火炬走至炼胶锅处点燃锅下桑木柴,当桑柴熊熊燃烧起来,阿胶极品——九朝贡胶的炼制就正式开始了。作为一种象征的见证,公证人员会在九朝贡胶工艺生产线旁进行现场公证。

  已经好几年了,每年的冬至,秦玉峰都会在《和一》伴奏下点火。《和一》是他为这场仪式化行动量身定做的古乐,“九朝贡胶”则是他和一干制胶师傅搜寻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玉峰说:“在清朝的时候,冬至这一天,皇帝会派四品大员到东阿监制阿胶。这种胶叫九朝贡胶,也叫九天贡胶,因为它在九个朝代都是贡品。制作九朝贡胶要在冬至子时取水。制作技艺传承人,专门带着师傅炼出的这一批胶冬至九朝贡胶,因为时间性和稀缺性,价值更高。”

  整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的时候,秦玉峰他们发现九朝贡胶的制作方法、工艺、时间、地点、原料都非常讲究,史料也非常详细。“为了保护它,我们就把它恢复了。”

  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是在2009年6月11日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玉峰自此也成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从那一年开始,每逢冬至,东阿阿胶都会启动一个“冬至膏滋节暨中国阿胶文化节”来对“上品”和“圣药”进行声势浩大的纪念与重塑。秦玉峰说,其目的既为正本清源,又为“阿胶价值回归”。

  秦玉峰有三个徒弟,他们历年的产品一次合格率都为百分之百,历年产品优等品率排名最为靠前。

  今天的东阿阿胶,工艺、设备方面的创新贯穿整个公司,但它们丝毫取代不了晾胶、擦胶时的传统工艺。直火炼胶的大铁锅换了,因为不符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但传统却渗入到了每一块胶块当中。

  驴皮上的“价值回归”

  自1996年7月29日在深交所上市以来,“东阿阿胶”始终是一只广受关注的股票,但那时东阿阿胶与资本市场一样,温温吞吞、晃晃悠悠,既缺乏价值的发现,也几无风险的提示。“价值”,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2004年9月,华润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成立合资公司成为东阿阿胶第一大股东,事实上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

  华润的到来并未改变东阿阿胶的股价走势,改变其命运的,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他在2005年4月底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使中国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

  2006年秦玉峰刚担任总经理的时候,一些基金经理到公司考察。他们问了很多问题,既有战略,也有策略,却没得到满意答复。他们质疑说:“你说的这一套,怎么跟刘总(前任董事长刘维志)、章总(前任总经理章安)说的都一样啊?”秦玉峰道:“我们的战略是长期的,怎么能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