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

儿童资源网

王莽: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

  待王莽扫清了这些障碍,有些文武官员想做开国元勋,劝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也觉得做代理皇帝不如做真皇帝。于是,有一批吹捧的人纷纷制造出许多迷信的东西来骗人。

  齐郡临淄县亭长辛当,夜里梦见天使对他说:“摄皇帝当为真皇帝,如若不信,亭中发现新井,便是确证。”第二天早晨辛当起来,见亭中果然有一口深百尺新井。巴郡也有石牛出现,上有红色的文字,大体都是上天命王莽为帝之类的话。王莽便改年为初始,以应天命。

  在长安求学的梓潼人哀章是一个地痞无赖,他投合王莽,私下制了一个铜匮,上刻传位王莽的谶言。哀章穿黄色衣冠,扮成一个方士,趁黄昏将铜匮交给高祖庙里的守吏,然后装神弄鬼地匆匆离去。守庙官忙报知王莽,王莽打开铜匮,上刻摄皇帝王莽,应为真天子,并署佐命大臣十一人,其中当然少不了哀章的名字。

  一直以推让出名的王莽这会儿不再推让了。王莽向太皇太后去讨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君这才大吃一惊,不肯把玉玺交出来。后来被逼得没法子,只好气愤地把玉玺扔在地上。

  次日王莽率群臣入太祖庙拜受金匮禅位,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废孺子婴为定安公,从汉高祖称帝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二百十年,到这时候就结束了。

  接着王莽照金匮策书按名授官。只有王兴、王盛两个姓名,是哀章捏造的,王莽遣人四处寻访,不久找到一个城门令史叫王兴,还有一个卖饼的叫王盛,当即把他们封为将军。

  从公元前二十二年步人仕途,至公元8年当上新朝的皇帝,王莽花了三十一年时间。

  行新政危机四伏

  如果王莽只是为了夺取权力,当皇帝,那么他已经成功了,因为他已经相当平稳地取得了汉朝的最高权力,又顺利地当上了新朝的皇帝。但王莽不但要当皇帝,还想当改革家,当圣君,于是上台以后,他以更大的热情顽固地推行他的复古改革,也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王莽曾经使社会各阶层、各类身份的人都获得过实际利益,因而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当王莽实行改革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为了达到尽善尽美的目标,不惜得罪所有的人。

  第一,掀起轰轰烈烈的改名运动。

  王莽泥古不化,-切都要符合古义,惭复古代的面貌。于是王莽掀起了空前绝后的改名运动,无论地名、官名、建筑名,差不多都改了,而且百姓养生嫁娶、宫室封国、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皆遵照西周制度,官职多半改为古代的名称。

  改革官制,将传说的上古官制拿来和汉朝官制结合,就成了新朝的官制。具体说,就是中央设置了四辅、四将、三公、九卿和六监。地方上则将全国分为九州,一百二十五郡。州设州牧,郡的长官按照爵位的不同分为卒正、连率和大尹。县则设县宰。改革郡县名称。

  调整行政区划和行政部门的职权。

  这样改一次已经够折腾了,王莽却一改再改,有的郡名一年间改了五次,最后又改还到原来的。官吏和百姓根本记不住,所以每次颁发诏书和公文,都要在新名后注旧名。可以想像,这样频繁的改名必定会给正常的行政工作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不但影响效率,造成浪费,而且造成官民心理上的厌恶。尤其是改动地名、官名,改来改去,令人记载不清,书写不明,以致下诏令时需注明原地名才能看明白。

  第二,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

  王莽自称为黄帝虞舜的后裔,尊黄帝为初祖,虞舜为始祖。他参照了夏商周的井田制,颁布“王田令”,即将天下土地改称为“王田”,不得私下买卖。如果一家人中男丁不满8人,但土地超过了900亩,就要将多余的土地交给国家,再分给本族人耕种。以前没有土地的家庭则依照一夫一妻一百亩的标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