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

儿童资源网

王莽: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

  这个淳于长虽然有计谋,但没有长久的大谋略,在得志之后便忘乎所以,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个王莽正在盯着找他的短处。大权在握的淳于长骄横过度,大肆收受地方官的贿赂,妻妾成群,生活侈靡。还和被废的许皇后的寡居姐姐许嬷私通,后来又纳其为妾。

  被废的许皇后想求淳于长在皇帝面前替自己求情,请汉成帝给她复位,因此送给淳于长大批宫中的用品和财物。淳于长则一边通过许嬷不断给皇后写调情的信,一边为了讨被废许后的欢心,向成帝说情,使成帝又将许后升为婕妤。

  此事让王莽知道后,他马上报告自己的又一叔父曲阳侯王根,王根担任大司马己多年,因一直有病,几次要求退休。因此王莽在前去探病时,不仅揭发了淳于长但淳于长胆大包天,对许后也敢调戏这件事,而且还添油加醋地说:“淳于长见您久病,好不高兴,自以为应该代您辅政了,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太后气得让成帝免了淳于长的官,淳于长丧失了所有的要职,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不久,王莽的另一位叔父红阳侯王立接受了淳于长通过儿子王融送来的大批珍宝后为他在成帝前说情。成帝让有关部门调查,王立让王融自杀灭口。成帝更怀疑他们间有阴谋,将淳于长关押在洛阳的诏狱中反复审讯,查清了他的罪行,将他定为大逆之罪,这是封建社会“十恶不赦”的大罪之一,最后淳于长死于狱中。

  王莽主动揭发表兄,大义灭亲,赢得了群臣的一致赞赏,为他在仕途上昂首挺进增加了一枚重重的砝码。不久,任大司马大将军的叔叔王根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摄政。在公元前8年,成帝升王莽为大司马,当时他三十八岁。

  坎坷之时韬光养晦

  王莽做了大司马,决心要在名声上超出他的上辈,于是,就礼贤下士,延揽名士作为幕僚;每当从朝廷上得了赏赐,他都全部分给宾客僚属,自己分文不取;在生活上,他也格外节俭,穿的是破旧的衣服,吃的是素淡的饭菜,几乎和一般的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一次,王莽的母亲有病,朝廷上的公卿侯爵多派夫人前来探视,这些人都穿着绫罗缎匹,头上戴着珠宝首饰,王莽的妻子急忙出门迎接,穿的是粗布衣服,衣不拖地,裙子才刚刚盖过膝盖。客人们以为她是王家的仆妇,等悄悄问过别人之后,才知道她就是王莽的妻子。王莽家招待客人礼数十分周到,但仅是清茶一杯而已。自这以后,王莽开始有了清廉俭约的名声。

  当然,王莽也有自己不检点的时候,有次悄悄买了个侍妾,被他的堂弟们知道了,王莽怕他们坏了自己的名声,就死不认账,一口咬定说,“后将军朱博无子,听说此女有多子相,就悄悄为朱博买了此女。”当日就把自己的侍妾送给了朱博。也就是说王莽善于遮掩自己的丑陋之处,而总是将自己美好的一面拿来示人。

  正当王莽声誉日隆时,成帝驾崩,成帝无子,太子继位,太子是侄儿原定陶王刘欣,也就是汉哀帝。哀帝继位后,他想恢复皇权的权威,在他的锋芒之下,王家却受到沉重打击,被迫淡出政坛,历年来由王家荐举的官员统统革职。而他的母家——新的外戚傅氏、丁氏掌权,王太后由于儿子死了,没有孙子接承大统,只得暂避其锋,处处忍让元帝的傅妃——哀帝的祖母傅太后,而王莽更是因为曾经得罪傅太后,只得“主动辞职”回到新都侯国。原来,当年王莽得意时,曾博得直臣的美名。也就是说,他敢于“犯上”。一次,太皇太后王氏设宴邀请傅太后、赵太后、丁皇后等人一同聚会,主事官员在座位正中摆下一把椅子,归太皇太后坐,在旁边又摆下一把椅子,归傅太后坐,其余则排列两边。这时王莽走进来,大声喝问:“上面为什么设着两个座位?”主事官员回答说:“一个是太皇太后的,一个是傅太后的。”王莽说:“傅太后乃是藩妾,怎得与至尊并坐,快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