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青春——校园打工族写真

中国儿童资源网

漂泊的青春——校园打工族写真

  贵州纳雍县龙场中学高中 李东

  大江东去

  如果不亲眼所见,你绝对想象不出如此壮阔的场面——成千上万的人群把偌大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买票的队一直排到大街上,日夜不停的流动并不能使广场显得空旷。相反地,滞留和新增加的人还越来越多,候车厅里塞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购票时拥挤,候车时拥挤,上了车还是拥挤……

  这是一幅春节前后火车站的真实写照。据报载,春节前后中国的火车百分之百超载,上海、北京这些大站每日吞吐上百万人次,相当一座中等城市的全部人口。

  在这汹涌的打工潮中,就有一支为数不小的队伍——校园打工族,形形色色的人群里不时闪现出他们青春的面孔。据调查,一部分地区每年从学校流失的学生里有1/2均为外出打工。贵州某中学一年级在半个学期里因辍学打工流失了近30余人,不得不压缩了一个班。另一所乡村中学仅1995年春季就有25人外出打工,其中有一半为初一、初二学生……

  这群未曾涉世的青少年因为种种原因,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打工潮,怀着各自的心情和梦想四处奔流,然而他们的结局会怎样呢?

  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美好回忆

  宏是这一群青少年打工仔中去得最无奈的一个。宏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给他找了个新妈,但宏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母爱的温馨,尽管宏在母亲与弟妹之间活得小心翼翼,但冲突仍不断发生。后来,宏与继母之间的矛盾演化成了整个家庭的对抗。父亲也听从了继母的“劝告”,不再供宏上学。满腔凌云壮志的宏忍住一眶眼泪,一个人踏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

  然而这金碧辉煌的陌生城市,等待宏的又是什么呢?借着墙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招工启事,宏整日穿梭于城郊的一些小工厂,但最终都只有无一例外的失望。没有技术,没有文凭,没有证件。宏只是这个城市的黑孩子。

  经过几天的奔波,宏快要绝望了。他的口袋里已没有一个硬币,整日整夜的风餐露宿让宏瘦了整整一圈,他的肚子里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一颗粮食,饥饿已经使他完全麻木了。宏曾经想到了死,但他最终幸运地活了下来。他碰上了几个打工的老乡,在他们的帮助下,他找到了一个每天拼死拼活干十几个小时最终还填不饱肚子的小厂。

  饥寒交迫并没有磨去宏的锐气。宏因为主管暗地里侵吞打工仔工资的事和他大吵了一架,主管第二天一大早便送给了宏见面礼——一颗锃亮的子弹。宏不能不走,然而,厄运并没有就此结束,宏当晚和几个老乡在一条小巷里遭到了一群手持凶器的歹徒袭击……

  宏在给我的信中写道:“很惭愧!我还活着。但这个世界上哪儿有我的安身之处?如果真有青灯,有古庙,我真想舍弃一切苦一切累一切荣辱和牵挂。而今我就要走了,没有人问我去何方,也没有人关心我的饥寒冷暖,只有一个人,一颗沧桑的心在茫茫人海中流浪……”

  无可奈何花落去

  当初带着蝶来珠海的是一个同乡的打工仔,凭着他念广告词一样的三寸不烂之舌,一卷花花绿绿的招聘广告,不谙世事的蝶很轻易就相信了“培训3个月就分配到合资公司做文秘”的许诺,于是放弃本来很优异的学业,凑足一笔路费跟着一大群同样向往大都市生活的女孩子跑来了珠海。

  但一切并不像她们想象中的那样,带她们来的同乡揣上了一笔介绍费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踪影。来不及洗去一路的风尘,一大群女孩子在几个男人的指指点点中被分成几组,然后被几个小姐领了下去。蝶越来越觉得可笑,便偷偷地折了回去偷听。天啦!他们招聘什么公关人员,原来是搜罗“三陪小姐”。一瞬间蝶觉得天眩地转,匆匆返回房间,连行李也顾不上拿,拽上一个同来的女孩借称上厕所就往外面跑……

 1 2 下一页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