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习作富有文采的方法

儿童资源网

使学生习作富有文采的方法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在平时或考试时写的作文,自以为写得还不错,审题、立意达到了基本要求,结构也完整,语句还算通顺、连贯,但得分在中等档次,算不上好作文,这是为什么?其实作文好坏的评分除了立意、构思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文章的语言。看一篇作文如同看一个人的外貌一样,给人的感觉是,五官端正固然重要,但如果是美丽漂亮岂不更好?人可以通过美容化妆来打扮自己,使人美丽起来,一篇文章同样可以通过修饰,让语言美起来,从而显出个性特色。但如何才能使学生的习作富有文采呢?

  下面是本人的一堂作文教学课的部分实录情况:

  当我的课堂上说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平铺直叙过多,而生动形象不足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怎样才能做到生动形象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一面肯定了这位学生的问题,一面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愁”字,说,“请大家看黑板,现在我们就以‘愁’为例,这是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的一种情感。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熟知的古诗词,看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只恐双溪蚱蜢,载不动许多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学生们说了很多古人描写愁的词句。

  “很好!”我说,“‘愁’本来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但在李清照的心中,‘愁’成了一种具有重量的物体,南唐后主李煜则赋予了‘愁’以一种物态的的形式,而李白则把‘愁’描写成了一种可以丈量的东西。在这些名家的笔下,本来是抽象事物的‘愁’,不但变得可感,可触,可视,而且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作者心中的情感。这就告诉我们,一种事物或情况,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下面,请大家用简短的词句表述‘晴朗’。”我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晴朗’ 一词。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

  “艳阳高照。”

  “风和日丽。”

  ……

  学生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争先恐后地说了许多词句。

  “不错!”我说,“但请大家想想,‘天边飘着几丝白云’算不算是晴朗呢?”

  “算——”学生会意地拖长声调齐声回答。

  “好!下面,大家看这个句子。”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教室里很安静。“这是一句客观描写的句子,谁能让它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下的声音都听得见。”

  “教室里静得只听见同学们在纸上写字的‘沙沙’声。”

  “教室里静得我连自己‘怦怦’的心跳声都听得见。”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同学们的呼吸声。”

  ……

  学生争着举手回答。

  “大家说得都很好,而且大多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这就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形象生动了。”我说,“下面,请大家赏析这几个句子。”我在黑板上又写了这样几个句子:

  1、这是一个很小的小镇。

  2、小镇很小,一泡骆驼尿从东头撒到西头,还剩下半泡。

  3、小镇太小了,东头人家的孩子晚上哭闹,吵得西头人家睡不着觉。

  4、小镇很小,东头放个屁,西头像打雷。

  看到黑板上的句子,很多同学都笑了。他们立即分组讨论起来,不久,就开始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从写作手法方面来分析,有的从生活积累方面来分析,还有的从生活气息方面来分析,但学生们一致认为第一个句子不如后面的三个句子好。

  看到学生兴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不失时机的加以启发:“那么,现在谁能说说,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习作富有文采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