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形象拟题的启发下,学生大胆开放的将自己的作文题目《奶奶》改写成《回眸一笑俨然花开花落》,《姥爷的酒》改写成《酒香不溢》,将《我的妈妈》改写成《彩色莲花》,这些改后的题目比原来的题目更有悬念,题目本身流露出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不是主张题目越花哨越好,只要不偏离文章的中心,放飞想象的翅膀,能够拟出更形象的题目,更绚丽的题目,更富文学色彩的题目,更具语文味的题目,当然是最理想的追求。
三、5分钟拓展思维培养
学生写作之前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原因是找不到素材,找到素材后又展不开篇幅。不是文章的篇幅展不开,实际是学生的心没有打开,学生的情感没有展开。七下伴你学课程丛书有一篇拓展学生写作思维培养的名篇,即《丰碑》,我组织学生一起解读《丰碑》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拓展自己的思维。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丰碑》中的将军是在不间断的外界刺激下完成富有个性形象的刻画。
第一处
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许多人围在一起----将军的边走边喊------警卫员的回复,合情合理,没有多余的语言也没有疏漏之处。
第二处
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将军的反应:第一是发愣、第二是关注-----眼前所见-----脑中所想。
第三处
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冻死的士兵身上没有御寒衣物------将军反应:表情、动作、语言、神态。
第四处
刺激及将军形象刻画是:这就是军需处长----将军反应:愣住、动作:庄严的军礼。
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是有强烈的外界刺激,没有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如第三单元问题作文:
她见我转过身来,就急忙的说,“车上人太多,你没地方把,怕人摔着,所以我把着你。”我不好意思的说了声谢谢。(她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
在评改作文中,我反问学生,这么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到你个子矮既够不着公交车上方的把手,又因为人多,没地方把住身边的把手,你难以保证身体平衡老奶奶看在眼里担心在心里而把着你,面对这么善解人意,这么慈祥和蔼的奶奶的举动,你难道就一个谢谢就表达了你的当时所想么?学生马上否定了这个同学的这种封闭思维,七嘴八舌开动脑筋,回放当时受助画面展开思维进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