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章中的句子写具体

儿童资源网

把文章中的句子写具体

  第一组

  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来返校。

  前天,我们学校的同学都回学校报到、交暑假作业。

  第二组

  歇了一个半月,同学们第一次见面,都很激动。

  歇了将近50天,同学们第一次见面,激动得恨不能把什么全给忘喽。

  第三组

  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聊起来没完。

  同学们一见面嘴就说个不停,从七点半聊到八点多,还继续聊。

  第四组

  王老师怎么说也没用。

  王老师喊了五遍“坐直喽!”大家却还歪着身子聊电子宠物、聊北戴河的螃蟹......

  第五组

  发书时,有两本书一样,我们组的小排头张超只拿了一本。

  发书时,有两本书外皮上都画着小孩搭积木,只是一本写着“语文练习册”,一本写着“数学练习册”。我们组的小排头张超只注意了外皮上的“小孩”和“积木”,光拿了“语文练习册”。

  这五组句子,虽然每组的内容一样,但是每组的前一句不具体、而后一句具体却是不争的事实。给学生明确具体句与非具体句的区别,是教师一板一眼传授句子具体写法的前提。什么叫具体句?能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嗅得出来的句子,就叫具体句。什么叫不具体句?不能让读者看得见、听得清、摸得着、嗅得

  出来的句子,就叫不具体句。

  二、通过比较和分类,使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具体”要因描写对象而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文章中的语句,按其描写对象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个句子:两本书书皮的图案一样。

  第二个句子:李小阳走进了教室。

  在上面这两个句子中,第一个句子是事物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事物,准确地说,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两本书书皮的图案”;而第二个句子是人物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人物,是“李小阳”这个人。从表现对象上说,句子可以分为事物句、人物句,而人物句中又可以分为四种:一种叫外貌句,一种叫语言句,一种叫心理句,一种叫行为句。外貌句以人物的外貌为表现对象,语言句以人物的语言为表现对象,心理句以人物的心理为表现对象,行为句以人物的行为为表现对象。比如下面这四个句子──

  第三个句子:老师一脸怒气。

  第四个句子:老师叫大家安静。

  第五个句子: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生气?

  第六个句子:我低下了头。

  在这四个句子中,第三个句子是外貌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老师的样子;第四个句子是语言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老师的语言;第五个句子是心理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我的想法;第六个句子是行为句,因为它所表现的对象是我的动作。

  三、教学生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掌握把句子“写具体”的不同方法

  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要运用各种思维方式。通过多年探索,我将自己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大体分为四种方式、九种具体方法。

  (1)思维联想法:联想是作文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要把一个句子写具体,实际完全可以借助这种思维方法。

  1、比喻法:运用相似联想,抓住两种事物的相似点进行比喻,使句子写得更具体。

  如:原句:这花是红的。

  使用比喻法改写具体:这花象火一样红。(用“火”比喻花的“红”)

  2、借代法:运用相关联想,抓住与这一事物有关的事物或现象,以彼事物代替此事物。如:

  原句:上课啦。

  使用借代法改写具体:上课的铃声响了。(借助“上课铃”代替“上课”)

  (2)、思维分析法:把一个事物整体分为几个部分,是分析方法之一。学生写句子常常不够具体,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这种分析。为此我教给了学生几种具体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