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

儿童资源网

浅谈作文能力与有效指导

  ③虚实结合,相得益彰。实,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虚,就是产生的联想,由画内想到画外。如从“黑水瓶、地球仪、老花镜”等,知道这是一位年龄大,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小姑娘插花时,脸上露出了微笑,她可能想些什么?她为什么要用菊花表达自己的心意呢?这样,小姑娘的动作、神态、心理都丰满起来了,小姑娘成了一个立体的人。另外,老师看到了鲜花,又是什么反映呢?

  以上教学环节,我把看图作文的方法指导融于学生的观察实践中,交流中,真可谓巧把金针度于人,让学生掌握了终生受用“渔”的方法。

  三、例文评点、范文引路,借鉴写法

  我精选了三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评点。分别是景物描写、说明和议论抒情的片段,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语言例子。

  四、想象画面,小组交流,激励信心

  你想以怎样的身份来想象画中的故事?你准备给故事取个什么题目?看谁与别人的想法不一样。你可以当小姑娘,可以当教师,可以是偷偷观察的同学等。想好后在小组互相说一说。我鼓励学生在相同的题材下,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如有的同学说老师可能在办公室一角的床上合衣睡着了,可能去早锻炼了,可能去教室打扫卫生了,可能生病住院了,这些都是很合理的想象。在学生的交流中,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肯定,充分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感受到了自信。我也会委婉指出不足,用建议的语言让学生乐与接受。

  五、自主选择,开放题材,下笔行文

  在这一节作文指导课末,我也不忘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注重了选材的开放性如果你更喜欢别的画,也可以写。

  这节作文课,我以娓娓的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第二和第三个教学环节,在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中,我注重了看图一类作文方法的指导,又帮学生打开了如何展开合理联想的思路,还以范文提供语言的例子;第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想象画面交流,在与学生心灵的交流中,时时激励他们的信心,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次作文大部分学生写得文质兼美,有真情实感。

  从以上作文指导中,并结合我多年作文教学的经验,我觉得作文教学的指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兴趣──在激发体验中激起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如写秋天,可以先播放一大组图片,有各种诱人的水果,金灿灿的稻谷,火红的枫叶等,以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片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如哑剧拔河之类的课堂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表达的兴趣。如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创设情景,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拉近学生与训练作文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情感倾吐与交流的欲望,做到“情动而辞发”。

  二、思路──在引导联想中开拓

  在习作中,学生常常打不开思路,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追忆生活,以娓娓谈话唤起学生对往事的回忆和感受的再现。你第一次学会游泳是什么时候?你是怎样学的呢?在学游泳前、中、后,你的心理是怎样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描述、提问、联想等形式,唤起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

  三、心灵──在交流碰撞中愉悦

  学生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谈感受。国庆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在对话中进行生活体验和独特感受的交流。在口述交流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听后结合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让思想在碰撞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