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市的一个任卫生局副局长的政协委员发表了一个观点,就是他走遍全世界,还是中国看病最便宜。这番谈话被传播后,在各类媒体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对这个观点大加指责,有的则认真对谈话进行了解读。我们姑且不论这个谈话的根源和出发点,也不探讨这个观点的是与非,而是站在普通公民的基础上,看看我国看病贵不贵。
“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这是古话,流传千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也是至理名言。也就是说,作为人来讲,生病是当然是不好的事情,但是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个小病小灾的。得了病就要看,这也是最普通不过的事情。说到看病就不能不提看病贵与不贵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下,看病总是要付出金钱的。还有所有的人都可能生病,这又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也是必须的。
中国人看病到底贵不贵,不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清的。过去,有的人说,有些外国人得了病就到中国来治疗,因为中国的医疗费用低。这句话说得也许是正确的。反过来,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得了病很少有到国外去治疗的。大家要注意了,我在这里说的是,普通的中国民众。还有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国外,主要是指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更不是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这个问题就有比较了,如果一个人在上海或广州这样的发达城市取得了较高的收入的话,如果到落后地区地消费,那就可能是很阔绰了。如果你在欠发达地区有了普通的收入,你到上海或广州等城市去消费则可能是有点拮据了。
我举上面的例子来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生活水平的高低是和地区有差异的,是和人民的收入水平是有差别的。我们因此不能简单的说,中国的看病不贵。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的发展又有东部沿海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也有西部的待发展的地区。既使在东部发达的省份,从个体上有的收放较低,有的收放较高。此外,我们国家还有城乡差别,虽然这个差别正在不断缩小,但毕竟我们还存在着差距。而在城市内也存在着低收入家庭。在我们目前的状况下,有较高收入的富裕阶层在整个国家的来讲,还不能占绝大多数,占大多数的还是更多的收入不多的普通家庭和人群。说中国人的看病贵与不贵还得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观察。
站在大多数人的立场去观察,主要还是要站在中国的农村人口来观察,中国现在有八亿农民,他们才是中国的最普通的人群的主要组成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普遍增加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数也是不在少数。在农村,国家实行新农合,这对农民的看病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这仍属于初级医疗保健阶段。如果是得了大病之后,对农民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除了小孩子外,现在在农村,小病不看,大病等,重病拖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不是他们不想及时的治疗,还是一个经济收入低的问题。有病不进行积极的治疗,这与医疗费用高是有关系的。
对广大农民而言,医疗费用高,不单是指在医院就医的费用,还有就是生活费和差旅费是有关系的。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农村的广大地区,基层社区服务从技术和实力上来看,也仅是起来基本的医疗保健作用。人们得了重症后,大多还得到地市一级以上的医院去治疗,这在无形中,就增加的患者的负担。
有人说,中国人的治疗费用不高,原因之一还是说中国的门诊费用不高,在中国既使在最顶级的医疗,最顶级的专家的挂号费也是不高的。折合成美元来讲,也就是十来美元。和国外的专家诊疗费用来比,还是很低的。但是,中国目前的医疗机构大多是以药养医的。药品价格的持续走高,是整个医疗费用难以降低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情况下,作为医疗部门来讲,药品的收入是其主要来源之一。这不光是医院的原因,还有一些药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系,如果药品的价格低的话,生产领域的利润就会降低,一些企业主要还是想生产利润高的一些药品。这些也是患者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参加医保的人员,医疗保险部门对用药的控制也是严格的,对一些贵重药品的报销也是严格控制的。由于治疗的需要,一些贵重药品,仍属患者自费的。
再一个就是,目前的我们国家的医疗机构的设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我们国家,公立医院仍是主要的医疗机构,而大部分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仍然集中在公立医院。而这些公立医院,不分收入的高低是一律对待的。也就是说,是不分患者的收入的多少,而治疗方式和收费是一样的。这既存在着高收入者,得不到其所需求的服务,而对医院产生不满情绪。而对低收入人群来讲,有些治疗的则显得有些经济压力了。比如,现在的一些大的医院,在病房里的设施相对较好。这些虽好,但仍不能满足高收入人群的需要,而收费相对较高的拥有独立卫生间,有彩电的病房对低收入人群来讲则是一种负担了。
再就是,大家常说的,社会共济制度还不健全。现在这养老金方面大家的认识已逐步明确。对养老金的缴纳大家普通都有了共识。但对医保方面大家的认识还不是很足。特别是对大病救助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有对社会商业医疗保险的认识还更为不足。这主要还是对大病的准备不足。大家都还有一个普遍侥幸的心理,认为灾难还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讳疾忌医的思想还仍然存在。当然,这主要还是收入水平较代的原因。如果,我们健全了医疗求助的良好的社会机制,当大病出现的时候,也不会措手不及。也不会使自己的经济水平受到太多的影响。当然也不会谈论医疗费用高,看不民病的问题。
我们谈论看病贵与不贵,主要的还是应占在大多数人的立场上,主要还是要看,人们的收入水平,医费用占整个收入水平的比例上。然后,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使人们更好的享受医疗保健。
还是祝愿我们的人们都身体健康,人们的预防保健增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生病,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