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方案精编辑录:偶像篇

儿童资源网

2016年中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方案精编辑录:偶像篇

  对于中学教科书以其经历作教材一事,周润发接受采访时说:“真没想到自己的经历可以成为教材,所以我知道之后真是好开心,希望从我的经历中,可以令年轻人明白一个人成功要付出很多努力,重要的是做事不要怕辛苦和挫败,则成功必然在望。”

  谁是中国的“文化偶像”

  (网民心中的偶像)

  2003年,新浪网联合《南方都市报》等15家媒体在网上举办了一个“评选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活动。这一活动的灵感显然来自国外。在这之前,美国的《男人》、《传记》等媒体已经联合评出美国人心目中的十大文化偶像,并称这些人的“行为和思想曾经那么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历史的进程”,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代表了美国的精神。

  在这次候选人的名单上,除了我们熟悉的鲁迅、老舍等文化名家外,体育明星姚明、邓亚萍,演艺名人李小龙、张国荣、王菲、周星驰等也名列其中。

  对这次评选,网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投票最终结果是:鲁迅、金庸、钱钟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王菲。文豪鲁迅和歌星分列十大文化偶像首尾,歌星张国荣高居第六,这个现象耐人寻味。

  其实没有什么必要大惊小怪,鲁迅代表了时代的深度,其魅力来自思想。王菲代表了时代的速度,其魅力来自时尚,不管是思想还是时尚,都具备了在人们记忆中留下深深印迹的力量。

  明星出道坎坷多

  (偶像也曾是凡人)

  周润发做酒店服务生

  周润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他很早就出去打零工贴补家用。而发哥的首份暑期工,是16岁时在工厂装配收音机,当时的日薪只有1。4港元,其后他还做过办公室的勤杂工、酒店服务生及影音店的售货员等工作。

  张学友包装玩具

  20多年前,张学友还在读中四的时候,暑假里做的是包装工。他回忆说:“那时做暑期工倒是没怎么给人欺负,因为我只是负责玩具生产线的其中一部分,就是包装玩具,一个月只有几百港元。我因为年轻,手脚比较快,当时还被一些阿婆大婶笑话,说我很有潜力,会抢走她们的饭碗呢!”

  张曼玉曾是平凡女孩

  张曼玉1964年出生在香港。自小并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女孩,性格有些自闭。11岁时和爸妈一起去英国居住、上学,并未有演艺方面的天赋被挖掘,也没有梦想成为一个艺员,她还曾做过服装店售货员。

  郭富城做冷气技工

  舞技精湛的郭富城,在没到无线电视台做舞蹈演员之前,曾在暑假里做过冷气技工,月薪2700港元。

  克林顿也追星

  (偶像的感召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少年时受到政治明星肯迪尼的“感召”,而立志像肯尼迪那样去当美国总统。

  克林顿出身贫寒,是从美国偏远小州阿肯色州走向白宫的。小时候的克林顿原想将来当一名医生、记者或做一个音乐家。然而1963年的夏天,一次机会,让他目睹了当时国际政坛明星——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风采,并为之倾倒。当总统肯尼迪握住这位阿肯色州小男孩双手的时候,他并不知自己的明星风采影响了克林顿的一生,美国总统成了克林顿人生的目标。那年克林顿才17岁。从华盛顿回到故乡阿肯色州,见到他母亲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他和总统握手的照片让母亲看。他母亲说:“我看懂了他的表情,他的心思,我知道他日后要干什么。”

  是的,17岁的克林顿心中出现了他自己的明星——肯尼迪,这颗星领他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自己生存的目标:他要成为这颗星,他要成为美国总统!于是,克林顿拒绝了路易斯安那州提供的音乐学院奖学金(尽管他有出色的音乐才能)。他千里迢迢来到华盛顿特区乔治城大学。20年后,他终于走入了白宫,成为他少年时代就梦寐以求的那颗星——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或许,当克林顿明星一样在荧屏、报纸、杂志飞扬风光的时候,又一颗种子落在了某一个少年人的心田。

  【时代与偶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偶像)

  20世纪60年代

  英雄辈出的激情岁月

  标志偶像:雷锋、保尔??柯察金、王进喜……

  20世纪60年代正是共和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轻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决定了这将是一个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号召的偶像年代。

  20世纪70年代

  精神解放后的饥渴选择

  标志偶像:陈景润、邓丽君……

  70年代的末期却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

  20世纪80年代

  从单一走向多元

  标志偶像:张海迪、中国女排、朦胧诗人、港台明星……

  这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偶像也一样,这个时期的偶像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

  20世纪90年代

  流行时代的文化符号

  标志偶像:罗大佑、崔健、王朔、周星驰、王菲……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变换非常迅速。

  21世纪初,青年们的偶像则是比尔??盖茨等网络高手和众多年轻的歌星、影星等明星。

  偶像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追星一瞥

  (追星的代价)

  1992年10月底,歌手黎明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连续举行了三场个人演唱会,引起了追星族们的狂热追捧。在这几天的演出中,“黎明,我爱你”的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10月31日的那场演出,东北角的看台栏杆被近乎狂热的歌迷挤塌了,有很多人受伤,但是歌迷们都坚持看完演出,有4个中学生,其中一个下颌受了伤,拉了个大口子,这几个孩子就走到了二龙路医院。当时医生说这个口子他们也缝不了,结果没有办法其他几个学生就给这个孩子的父亲打了电话,孩子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来了,带着小孩到北大医院缝了几针。当时是11月初,正值中学期中考试,11月1日是星期天,11月2日就要开始考试,而很多学生都放弃了考试复习来看这个演出。还有几十名铁杆歌迷连续几天几夜守候在香格里拉饭店前,对着黎明房间的窗户执着地望着,一有身影闪过就不顾一切地呼喊。

  中国第一位摇滚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