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方案精编辑录:体谅篇

儿童资源网

2016年中考作文热点主题写作方案精编辑录:体谅篇

  【写作思路】

  体谅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体谅需要相互沟通

  体谅需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体谅需要宽广的胸怀

  体谅能化解恩怨

  善于体谅别人是具有良好素质的表现

  体谅他人自己才能真正快乐

  学会体谅是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朋友之间更需要相互体谅

  【写作名言】

  人是一种会犯错的动物,也是一种会做出不可靠之事的动物,努力挑剔的结果,每个人都成了虎豹豺狼。——柏杨

  谁能谅解人,谁就能拯救人。——尤·邦达列夫

  因为我们自己也有做各种错事的可能,所以更有原谅他人的必要。——梁遇春

  以恶报恶是不对的,最好饶恕别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只要一个人原谅了别人,他自己就是对的。——列夫·托尔斯泰

  让我们相信,每一个有坏处的人,都有他值得人同情和原谅的地方。一个人的过错,常常并不只是他一个人所造成的。——罗兰

  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要有耐心和公正的容忍。——房龙

  不以所长者病人,不以所能者傲人。——赵谦

  爱挑剔的人总是得不到满足,永远也不会幸福。——拉封丹

  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文中子》

  不会体谅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理解的。——富勒

  一个人若不违逆另一个正在气头上的人,他既救了自己,也救了别人。——《摩诃婆罗多》

  谅解也是一种勉励、启迪、指引,它能催人弃恶从善,使歧路人走入正轨,发挥他们的潜力。 ——穆尼尔·纳素夫

  【写作储备】

  管鲍之交

  (体谅需要理解和宽容)

  春秋时,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曹操宽释有二心的将士

  (体谅能赢得拥戴)

  曹军在官渡之战胜利后,有人从袁绍军营中清理出一批书信,这些书信是曹操手下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曹操略翻了一下,发现这些信大都是吹捧袁绍的,有的还表示要离开曹操,投奔袁绍。曹操的亲信请求曹操把这些人都抓起来。曹操却微微一笑说:“把这些信统统烧了。”这个命令,使在场的人困惑不解。曹操说:“请你们想想,当时袁绍力量那么强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这件事传出去,大家都觉得曹操度量大、体恤部下、能够容人,更愿意在他的麾下效力。

  知心爱人

  (善于体谅是与人和谐相处之道)

  某日,“知心爱人”任静、付笛生在为歌迷演唱了几首歌曲之后,任静、付笛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付笛生主答,侃侃而谈;任静在一旁静静地坐着,笑眯眯地看着付笛生,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话,一副夫唱妇随的模样。

  在娱乐圈内,离婚可能比结婚还正常,而任静和付笛生却是少有的模范夫妻,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处秘诀呢?付笛生说:“家家有家家的情况。双方都要懂得一些让爱人感到幸福的方法。要包容体谅对方,要能相互包容对方的缺点。不能要求太高,要求太高失望也就会更多。”

  任静和付笛生作为一对模范夫妻经常在中央电视台里出镜,意在表明演艺圈并非像别人说得那么乱;同时,也告诉各个行当的艺人都要效仿这对“知心爱人”,珍惜艺术生命,珍重家庭幸福,更要珍爱艺术界的声誉。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体谅要不以自己的权位压人)

  郭子仪在扫平安史之乱后,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唐代宗十分敬重他,因此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有一日,小两口拌起嘴来,源于妻子不把他放在眼里,郭暧口出狂言,说代宗的江山是郭子仪保下来并让给他的,等等。升平公主气得立刻将此话禀报父亲。

  代宗听完后,不动声色地说:“你丈夫说的是实情。”并劝慰女儿回去,小两口和和美美过日子。这件事很快传到郭子仪的耳朵里,可把他吓坏了。他立刻下令将儿子捆绑起来,送到宫中请皇帝治罪。“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们在闺房中讲的话怎么好当真?”代宗体谅地把郭暧放了回去。

  朱冲的宽厚

  (宽厚待人,体谅他人的困难)

  晋代朝廷里有位官位很高的大臣,名叫朱冲,他官位高,但却待人很宽厚,而且他自幼就是这样。朱冲出生于南安,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因为没有钱上学读书,只好在家种地放牛。有一次,他正在野外放牛,一个邻居跑来,慌慌忙忙地东瞧瞧,西看看,然后不由分说,牵了朱冲的一头牛犊就走了。朱冲看到邻居把自己的牛牵走了,也不生气,只是说:“这一定有什么原因,等回家后再问问。”不大工夫,那个人在树林里找到了自己的牛犊。他十分惭愧,牵着朱冲家的那只牛犊,来找朱冲,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起!真对不起!你的牛犊,我给你牵回来了。”朱冲问明了原因,笑了笑,说:“没有什么,你家很困难,这头牛犊就送给你吧!”

  村子里还有一家,平时好占便宜,曾三番五次地故意把牛放到朱冲家的地里啃吃庄稼。朱冲看到后,也不在乎。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在收工时带一些草回来,连同那啃吃庄稼的牛,一起送回主人家中。朱冲说:“你们家人多地少,顾不上照看牲口。我家草多,给你拿了些来喂牲口吧!喂完了,我还可以再给你家送些来。”那家人一听,又羞愧,又感激。他们对朱冲说:“你太好了!你放心,以后,我们再也不让牲口糟蹋你家的庄稼了!”

  待人厚道的朱冲,始终这样做,赢得了亲朋、乡邻一片赞扬。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