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知府见床底冒出红绣鞋,愣愣不知所措。夫人勃然大怒,狂呼大吼撕打知府,惊得丫环、仆役们过来扯架。一个快嘴快舌的小丫环,见了这只惹祸的绣鞋,冒出一句话说:“这不是少奶奶的那双鞋吗,怎么只见到这一只?”才一说完她就意识到说漏了嘴,吓得捂嘴不敢再言。
这话偏让夫人听见,当场追审小丫环。
小丫环是知府儿媳贴身丫头,知府上任带了家眷,儿子、媳妇同住府衙后院。
夫人一审得知这只鞋是儿媳的!她是个老醋坛子,性子十分凶悍,知府都怕她三分,此时她怒火中烧不顾一切,冲进儿媳房中大吵大闹。无论儿媳怎样哭着解释,夫人就是不信,儿媳经此一闹,悬梁自尽了。
家中陡遭奇变,知府一时蒙了!他为人克己复礼、循规蹈矩,治家严格有方,儿子读书用功又孝顺,儿媳知书识礼,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且儿媳跟他隔两三间房几道门,那只红绣鞋怎跑到自己床底,莫非有鬼神妖怪?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夜,知府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下半夜听床下一阵“吱吱呀呀”响,吵得知府万分恼火,起床点亮蜡烛,钻进床底见几只老鼠在拖东西。
老鼠见有人端灯来照,惊慌乱蹿钻进地洞。知府借着灯光,见床底有个老鼠洞,洞口还有鞋、袜、丝、纱、布、果、米、谷等乱七八糟之物。
知府恍然大悟,想来是这房屋老旧,老鼠床底打了地洞,这个洞估计直通儿媳妇房。他喊起夫人叫来家人、仆役,到各房找老鼠洞。发现不仅自己、儿媳房中有老鼠洞;丫环、仆人房中,以及厨房、厕所都有老鼠洞。
知府要洗清耻辱,命仆人拿锄顺洞猛挖,发现府衙后院地下全被老鼠打空,地底下老鼠窝连窝、洞连洞。洞中不仅找到儿媳这双红绣鞋的另一只,还找到许多过去丢失寻不着的东西!此事证明红绣鞋是老鼠叼进知府床底的,儿媳妇是清白无辜的!知府、夫人懊悔得要命,痛哭冤死的媳妇;
见自家儿媳蒙此不白之冤,知府暗叹世事千奇百怪,有些是非黑白不是寻常思维可以明断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时候眼见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儿媳被夫人冤死,黄知府万分悲痛,在家坐卧不宁,于是带着师爷换了衣服,下乡去散散心。
知府、师爷在乡下游了几天,最后转到柳知秋家。柳知秋见了知府,自然热情接待。喝过酒吃过饭天色还早,柳知秋知道知府喜欢幽静,又爱玩两盘麻将,就把知府、师爷请到自己房中,摆上麻将陪大人玩两圈。
玩到中午,他们到厅堂吃饭,吃过饭又去玩牌,却找不到骰子;知府记得自己亲手将骰子放在桌上的,怎么找不到呢?
突然传来两声燕语,知府顺声朝墙上一望。见这房墙上筑了个燕窝;师爷也看见燕窝了,笑说大家别找,我知道骰子在哪!说完他搭个梯子凑近燕窝,把那两只燕子赶走,找到那粒圆骰,还找到一颗珠子。
柳知秋一见珠子大声说:“怪哉,我的退墨宝珠太爷归还后,拿回来放房中砚盖上,怎跑到鸟窝里了?”
师爷见多识广,说:“柳相公,一点不怪,是燕子叼进窝的。你家这窝燕子不是普通家燕,它学名叫‘盗蛋燕’,生活在咱南方丘陵之地,它颈白身黑尾绿。别看这种燕子个头小,秉性却相当凶残,喜爱偷食同类蛋卵。因这个原故,‘盗蛋燕’数量才极为稀少,万只燕中只有一二只,且同类燕子之间防范严密。‘盗蛋燕’雌雄筑巢,一般情况下要离同类之巢相隔二三十里远。虽然隔这么远,但还免不了同类找到窝来,偷走窝中燕蛋。‘盗蛋燕’的蛋,常被同类偷走,回巢见蛋少了,就在屋里乱找,这燕胆大不怕人,而且常将燕蛋大小的圆形物,当自己的蛋叼回巢。这种燕最喜欢香味,爱把窝筑在小姐闺房或读书人书房,因闺中女儿搽脂粉,读书秀才多翰墨香。所以,今日师爷听到燕声,就知骰子被它叼走,因骰子是圆的,那珠子也是圆的,都只有燕蛋大小……”
师爷说到这儿,黄知府心一动,豁然开朗,麻将也不打了,亲将退墨宝珠重放燕窝,仔细观察窝里,见只有一只燕蛋和这只圆珠,便叫柳知秋和师爷留在房间陪他观察。
正值春天孵卵季节,雌雄燕天天飞进飞出,忙忙碌碌。一天,两天,三天,没发现什么动静,柳知秋、师爷不耐烦了,黄知府却耐着性子,不急不躁地等着什么。第七天,窝里两只燕子出去寻食,突然飞来两只白颈黑身绿尾燕子直扑燕窝,一只燕叼走窝中蛋,一只燕叼走退墨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