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傅头也不回地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道:“不用说了,你的那份也一起退回给人家吧。既然人家执意要见我,那就去见一见吧!”
到了客栈,等在那里的陈员外一看到王师傅,忙道:“王师傅,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既然您来了,我也就直言了。我准备开一家饭馆,如果您能来我这边帮忙,酬劳方面肯定让您满意。”
王师傅听完,叹了一口气。
陈员外忙又道:“王师傅有何要求,尽可提出来。”
哪料,王師傅却说:“你不是第一个来挖墙脚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也不兜圈子了,实话告诉你吧,长寿斋以长寿菜闻名,而我王老头就是活招牌。这附近的人都知道我年纪一大把了还能掌勺,做的菜味儿也不差,这也许就是我们长寿斋最吸引人的地方吧。长寿斋的饭菜本就对养生有益,加上我这活招牌,久而久之,长寿斋的名声也就远近闻名了。”
顿了一顿,王师傅又接着说:“这些年来,有不少饭馆想请我去,想利用我复制长寿斋的奇迹。我这把年纪了,早已视钱财为身外之物。之所以还留在这儿,是因为长寿斋的老掌柜对我有大恩。当年,若不是老掌柜将我从冰天雪地里救回来,还给我一口饭吃,我这条老命也活不到现在了。所以,你说的酬劳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抱歉,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完,王师傅转身走了,只留下陈员外一脸阴沉地待在原地。
之后的一段时间,长寿斋的日子过得平平静静。自从发生那件事后,陈员外再也没到长寿斋来。二李子虽收了陈员外的好处,可王师傅念他年轻,让他退还了陈员外的好处后,也没把这事张扬,还是继续留二李子在身边。
这二李子变得更加好学了。每回王师傅做菜,他总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还时不时请教些做菜的窍门。时日一久,二李子做的菜也有模有样了。
这天,二李子信心满满地炒了一盘菜,尝了尝,却皱着眉对一旁的王师傅说:“师傅,学了这么长时间,我怎么觉得我炒出来的菜和您做的还差了点?”
见王师傅没搭话,二李子接着说:“师傅,我听来长寿斋吃饭的人说,您之所以坚持用铁筷子炒菜,是因为那双筷子是神物。用那双筷子炒出来的菜,不仅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能让做出来的菜具备养生功效,食之可延年益寿,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
看着二李子炙热的眼神,王师傅叹了口气。平时请教王师傅做菜的窍门,他都会解答,如今问到铁筷子,他却不愿作答了,二李子只好把一肚子的疑问咽了回去。
几天后,到了长寿斋的施斋日。每年的这一天,长寿斋都会烧一些饭菜,免费施舍给附近的贫穷人家。正当众人忙得团团转时,二李子却跑进厨房,一脸焦急地对王师傅说:“师傅,不好了,柴火间失火了!”
王师傅一听,忙招呼众人前往柴火间救火。所幸火势不大,可在救火的时候,二李子却手忙脚乱,还踉跄得整个人撞到了王师傅身上。结果,两人一起倒在了一小堆烧着的柴火上。二李子连忙脱下王师傅身上的衣服,拍灭火星,将其扶起来。
二李子慌道:“师傅,实在对不住,刚才没站稳。这衣服不能穿了,我扶您到后头换身衣服,再擦点烧伤的药膏。”
王师傅看着火势快被扑灭,便点了点头,随二李子进屋了。
第二天,王师傅在做菜时突然发现他的铁筷子不见了!仔细一想,昨日失火时一阵慌乱,可能铁筷子就是在那时不知去向的!如今,失火的地方早已收拾干净,上哪儿找那双铁筷子?
二李子一脸内疚地说:“师傅,实在对不住,我没有帮您保管好铁筷子。”
王师傅摇摇头:“当时情况慌乱,怨不得你。掉了就掉了,不过一双筷子罢了。”
话虽如此,可王师傅的脸上还是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
见状,二李子心头一动,压低了声音说:“师傅,外头的人都说,师傅全靠那双铁筷子才能做出长寿菜。如今没了那双筷子,咱们长寿斋怎么办?”
王师傅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把二李子看得一头雾水。
这件事在当地传了一阵子,大家听说王师傅的铁筷子丢了,都唏嘘不已。来长寿斋吃饭的人确实有所减少,但后来见饭菜还是原来的味道,大家还是继续来,长寿斋还是像以前一样门庭若市。
没想到过了一阵子,二李子却突然要辞工。二李子面露难色地对掌柜说:“实不相瞒,我家中的双亲病重,百善孝为先,我得回去照顾,不得已才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