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眼下这点排场距离隋宫的豪奢情形还差得远呢!隋宫夜宴时并不点灯,而在廊下悬挂一百二十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车。对此,萧昭容不便明说,只是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萧皇后的老来俏却引起了武才人的极度反感。太宗一幸之后,媚娘见他风流可爱、无限抑扬婉转、丰韵关情,便生起妒忌心来,极力的撺掇太宗冷淡了萧后。连萧后的贴身宫女都被换掉了,萧后连个说知己话的人都没有了。“只得自嗟自叹,拥衾而泣,染成怯症,不多几时,卒于唐宫”。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十八年的岁月,六十七岁时嗑然而逝。太宗闻知,深为惋惜,厚加殡殓,诏复其位号,谥曰“憨”,使行人司以皇后卤簿,扶柩到吴公台下,与隋炀帝合葬。在她的一生中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也历尽了沧桑桃花劫。这一代艳后转了一圈,最后叶落归根。她顶着“皇后”的哀荣走了,扬州葬下一段千古风流,升起一轮皎皎明月。
有些女人的美对岁月是免疫的,年龄对她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她们天生丽质,永远娇媚迷人。萧皇后曾贵为皇后,也曾屈尊为他人的侍妾,有承欢于帝王的殊荣,也有委身于蛮夷的羞辱。但她没有什么心肝,总能做到随遇而安。一生经历了南北朝、隋、唐几个朝代,近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历史记载有的说她活了六十七,有的说她活了八十,但无论是哪一个年龄,在那个时代都是高寿。想想她一生的遭遇,活到这个年龄多么的不容易。她不是政治上有为的女强人,也不是一个能够影响历史进程的女人。像杨花一样随波逐流是她一生的主要特点。
如果说萧皇后没有规劝过杨广,不符合事实。史书中也所记录着许多杨广对萧氏所说的话。对于杨广的暴政,萧皇后因为惧怕而不敢直述,曾作《述志赋》委婉劝戒。《隋书.后妃列传》写道:“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应该说,萧皇后明哲保身,这规劝不但没有起到作用,而自己也不自觉地助纣为虐了。扶君之优不足,成君之过有余,隋炀帝的罪过她也占有一份。历史上皇后多了,除了愚昧无知的之外,聪明的皇后都知道如何做好自己的本分。像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朱元璋的马皇后等等。但像萧皇后如此聪明,却任由皇帝荒淫无耻的却真不多,自己也参与其中推波助澜的更少,这萧皇后可以算的是一个另类。萧皇后不但不是一个好皇后,也不是一个好女人,自己一生的颠沛流离,其实只能怨自己。这男人是树,女人也是树,要做自己男人的良师益友。皇帝也是人,也需要别人监督,这种监督假如这萧皇后能有长孙皇后的一半,尽管这杨广远不能和李世民相比,但也不至于这么的肆无忌惮吧?
大隋有两位皇后,独孤皇后是政治的女强人,属于开拓型人才。一生不甘于人后,男人是她的附属品。而萧皇后一生生活中的女强人,属于享乐型人才。一生以男人的性情为马首,男人是自己的主心骨。两个女人,都是美女,但是生活的两种极端,一种能让男人的事业兴旺发达,一种能败男人的事业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