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看了看老者那一副狼狈相,触景生情,脱口而出:
白眉白须披白发,钻山钻洞,白受一番惊吓,吓煞吓煞,望先生今后莫听白痴鼓吹邪说。
楚狄知一听,大为震惊:没有想到红军中竟有如此超群的文才。一个上联用了5个“白”字,不禁暗暗称奇。他望着对方帽上的红五星在红日照耀下熠熠生辉,挂红袖章的战士英姿威武,旁边红军举着红旗迎风飘扬……便急中生智。沉吟片刻,道出下联:
红星红牌打红旗,分田分地。红得万民欢喜。喜也喜也,愧老朽如今才知红军伸张正义。
老先生用5个“红”字对5个“白”字。
贺龙听罢,见老先生这么快就对上了,一下子验明了老先生的身份,哈哈大笑,连声赞道:“对得好!你老先生果然是个教书人。学富五车,才学过人。不错,不错。”接着。便自我介绍说:“我是贺龙,把你吓坏了,请您海涵。”
楚老先生一听是贺龙,敬佩不已,惊讶地连说:“您就是威震敌胆、身经百战的贺龙将军呀?真是文武双全哪!久仰,久仰将军您大名!”又见贺龙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感慨不已,激动之下,文思涌来,当即馈送贺龙一则上联说:
两副对联识得将军是英才,敬仰敬仰:
贺龙立即对答道:
一场误会错将先生当劣绅,休怪休怪。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伸出手紧握在一起。随后,贺龙嘱托红军战士将楚狄知送回家中。从此之后,楚老先生成了宣传红军、拥护红军的积极分子,并将贺龙咏对的故事越传越远。
留联笑讽敌中计
千难万险的长征中,抢渡金沙江是关乎红军命运生死的重要一关。
根据贺龙的命令,红二、六军团马裹蹄,人衔枚,悄悄地从敌人两个纵队的夹缝中跳出包围圈,兼程急进,在昭通、咸宁之间穿过国民党孙渡纵队的防线,直奔普渡河。1936年4月6日,攻占寻甸。
滇军头目龙云判断红军可能从元谋渡江,便急忙从昆明调所有滇军赶到普渡河两侧防堵,又令孙渡纵队加速追击,企图将红军阻拦在普渡河东岸。贺龙仔细分析着变化的战局,想出一个良策。他胸有成竹地对大家说:“龙云把老本都掏出来了,把牌押在普渡河,他那个省会昆明就成了空城。他唱空城计,我们又不是司马懿,没有那么胆小,我们就打昆明,龙云,还有那个顾祝同,准会吓得灵魂出窍,把兵调回昆明。这时候,我们一掉头向西,甩掉了滇军,可以到石鼓、丽江去过金沙江。江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必一定要到元谋去渡江呢?”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主意大胆又巧妙,对贺龙的军事才能愈发钦佩不已。
4月10日,红二、六军团掉头南下,直扑昆明。当天,先头部队出现在距昆明15公里处。第三天,两军团全部进入距昆明20公里的富民城,摆出一副即将攻打昆明的架势。
这一下,可吓坏了顾祝同和龙云。顾祝同立刻向蒋介石求援,龙云更是十万火急地调普渡河的滇军回防昆明。
当滇军急如星火地回保昆明的时候。贺龙却率军转向滇西,日行百里,横扫滇西,补充给养,扩大队伍,向金沙江迈进。
这时,敌人才回过神来,惊呼上当。但为时已晚,再怎么拼命追赶也无济于事。气得顾祝同直骂娘。
25日,红军前卫部队到达丽江石鼓镇。经过四天三夜,于28日晨,以7只木船、几十只木筏、28个船工,在从石鼓以上60多公里江岸的5个主要渡口,全军1.7万余人全部过江。
等追赶红军最快的滇军刘正富旅匆匆赶到金沙江边时,已看不见红军的踪影,所见到的只有写在江边石壁上的一副醒目对联:
来时接到宣威城,费心,费心!
走时送到石鼓镇,请回,请回!
这副诙谐而又带有讥讽口吻的对联,自然出自贺龙那智慧非凡的大脑。
对联贺喜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