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圣识水
故事发生在唐代宗时,赴湖州任刺史的李季卿在风景绮丽的扬州地界,与茶圣陆羽不期而遇。
李季卿早已听说陆羽的大名,与陆羽一见如故,言谈甚欢。李季卿在吃饭前就提议:“陆君善于品茶,天下闻名。现在我们又能取到名闻天下的南零绝品之水,二妙结合,千载一遇,不可错失良机!”于是李季卿就派一名军士,架着船,拿着一个瓶子,去取扬子江心的南零之水。
不一会儿,水取回来了。陆羽用勺子舀动瓶口之水说:“这虽是江水,但不是南零之水,好像是岸边之水。”取水的将士说:“我亲自架舟深入南零取得此水,有好几百人亲眼看见,不敢欺骗大人。”
陆羽听罢,一声未吭,只是将瓶里水往盘中倒,剩下半瓶时,陆羽停了下来,说:“从这儿开始才是南零的水啊!”取水的将士听了此话后大惊失色,跪地求饶道:“我取了南零水架舟回来,舟荡覆半,见水太少,就舀了一些岸边水把瓶装满,先生居然能够识之,真乃神人也!”
茶酒之争
传说一百多年前,四川华阳县有个中兴镇,是个交通要道。镇上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对面是一家“望月楼”酒楼,两家老板素来不和。
这年春节,茶馆老板请本家秀才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店门口,联曰:“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此联写得雅致,引来了众人啧啧称赞。
酒楼老板见状,也请了一个秀才给酒楼撰联:“开坛千里醉,上桌十里香。”此联一出,大伙纷纷叫好。
茶楼老板连忙又请秀才撰得一联,联曰:“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结伴而来,品一盏漫话古今。”茶人雅事被写得活灵活现。酒楼老板一看,心想:你写闲情,我写豪气,又请人续写一联曰:“劝君更尽一杯酒,与你同销万古愁。”借王维和李白之妙笔抒胸中万千豪气。
最后,茶楼老板使出了杀手锏,挂上一副对联:“茶可清心,酒能乱性。”喝茶的人会心一笑,这喝酒的人想想,觉得酒的确能乱性,人家没写错啊。
酒楼老板一看大怒,心想你这摆明了是找我的麻烦。好!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也请秀才迎战,报以一联:“有志者饮酒,无聊人喝茶。”这一联挂出,惹怒了中兴镇的茶客,一夜之间砸了“望月楼”的招牌和楹联。从此,两家对联之争才告平息。
纪晓岚设茶谜
纪晓岚的名声一直很好,然而,历史上的纪晓岚究竟是否正直,这很难说。
有这样一则传说,纪晓岚的亲家叫卢见曾,他在京外任两淮转运使这一“肥缺”时,铺张挥霍,一掷千金,以至盐税发生亏空。
朝廷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决定对他进行查访,如若贪腐,立刻处理。纪晓岚知道这件事后,急忙派遣一位心腹,连夜赶往卢府送信。纪晓岚虽说想报信,但他也不敢直接写信,这样会留下证据。
卢见曾收到来信拆开一看,只见一空信封内装着一些盐,信封用茶叶封口,此外别无他物。卢见曾略作沉思,便悟到了亲家所示,急忙发动全家人将家财转移寄放他处。数日之后,朝廷派来查访的人赶到时,卢府之中资财已寥寥无几,一些证据也被处理掉了。
原来,纪晓岚这一“茶谜”的“谜底”是:以茶指“查”,意谓“茶(查)盐(盐账)空(亏空)”。卢见曾知道已东窗事发,便赶忙转移财产,终于未遭倾家荡产。
看人待茶
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小憩。
方丈看到来人貌不出众,穿戴寻常,便懒洋洋地打了个招呼:“坐,茶。”
苏东坡见方丈如此怠慢,便想戏弄一下这个以衣冠取人的僧人,于是吩咐站在一边的小和尚:“取善簿来。”意思是要布施一些香火钱。当着方丈的面,苏东坡提笔写道:香火钱一百两。方丈心中一喜,热情地站了起来:“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