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一层,有没有“祭天地,宰牛设酒”的俗仪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的口号,已经显得并不怎么重要了。陈寿在《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这样评价关羽和张飞:“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能把“刚而自矜”的关羽和“暴而无恩”的张飞玩弄于股掌之间,使其为自己服务并不是一件常人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刘备做到了,足见刘备的驭人之术已臻于炉火纯青。
关于桃园三结义,民间有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中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写的那样,兄弟三个一见如故便相敬如宾,在民间的桃园三结义的版本中,三个人关于谁做大哥,谁当小弟还颇费了一番周折。三个人都想做大哥,为这件事争来吵去始终没有弄出一个结果来。最后还是刘备想出了一个用爬桑树的办法来排定兄弟三人的座次。心浮气躁的张飞一听用爬树方式决定座次,不分青红皂白,眨眼的功夫就率先爬到了树梢,心想这下大哥的位置非自己莫属了。关羽一看张飞已经捷足先登,也不敢怠慢,心想,大哥做不成,做个二哥也不错。关羽一边想,一边紧随张飞之后,爬上了桑树。只有刘备不慌不忙,依旧坐在树荫下喝茶。张飞、关羽都爬上桑树后,都得意地看着自己,刘备才放下茶碗,不紧不慢地站到了桑树的根部,然后对正在自鸣得意的张飞、关羽说:“一棵树,你们说先有树根还是先有树梢?”早已经以大哥、二哥自居的张飞、关羽不知自己早已钻进刘备的圈套中,自顾一边嘲笑对刘备的提问的小儿科,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这样的问题还拿出来问哥哥,一棵树当然是先有树根在长树梢了。”这时刘备又开口了;“二位既然知道先有树根后有树梢,那么自然是树根为长,树梢为幼了。现在我站在树根上,你们爬到了树梢上面,自然我也就是大哥,你们是小弟了。”一听刘备这样说,张飞、关羽立即傻了眼,心里虽然不服气,但是刘备说的又在理,无奈,二人只有乖乖的爬下树来,参见大哥刘备。
自此,兄弟三人东征西战东挡西杀,终于打出了一个偏居于四川与魏吴成鼎足的蜀汉政权。
这样的民间故事里面肯定有不少的水分,不过,关于这棵桑树,《三国志·先主传》里还真有记载:“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可见,民间故事也并非全是虚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家伙,并且领导才能确有过人之处。
说到刘备的城府,《三国演义》中很多地方是以他装傻充愣的方式表现的。最典型的当属“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
刘备为防曹操加害,便行韬晦之计,装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在自己的住处育圃种菜,当起了菜农。但是如此的小把戏怎么能骗得过生性多疑曹操。一日,曹操突然造访,二人一边喝酒,一边开始了不动声色的较量。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