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疑云

儿童资源网

古画疑云

  “何以知之?”汤敬久捧着一把新的紫砂壶,呷了一口茶水,气定神闲。

  顾杏山伸出一根手指,在画上指指点点道:“赵孟颛是集书法绘画于一体的大家,绘画中笔墨之间常常融人书法之道。比如他画石,故意裸露笔踪,横抹竖划几笔就可显示石头的明暗,体现了书法意味,从不用皴擦法表现石头的质感,可这幅画上的石头丝毫也看不出笔锋;再者,赵盂颛的篆章多用圆转自如的小篆,从不川唐宋九曲盘折的九折文,可您这画上的九折文不少啊!又如,赵孟烦的画作落款是特有的圆朱文印,可这画上找不到一个朱圆文印!还有,古画E¨泥之色多凝重暗红,而您这画上印泥色未免太鲜了些……”

  “高论,精彩的高论!”汤敬久赞叹道,“呵呵,顾先生莫怒,汤某开个小玩笑而已。实不相瞒,这幅画是本店画师昨日临摹。”随又一拍巴掌,小伙计又从屏风后捧出了一张立轴。

  顾杏山长出了一口气,接过了立轴,但当他展开到立轴的下端时,手不觉一抖!汤敬久觑得真切,意味深长地道:“怎么,又有什么不对头?”顾杏山脸憋得通红,咬了咬牙终于道:“里……里面的东西呢?”

  “你要的东西在这里!”屏风后走出了衣着一身黑警服的黄宝光,于里挑着的,正是那挂“鹂鸣翠柳”。“顾先生,我们半年前打过交道的,那时你在秋桂山庄,是包得利的顾秘书!”黄宝光冷声道。

  顾杏山顿时脸色一阵煞白,额头沁出虚汗来。“姓顾的,说出你的真实身份来!从你刚才评书论画来看,你并不是什么商人,可能,也并不姓顾吧?”黄宝光厉声呵斥道。

  顾杏山终于平静下来,苦笑道:“我确实姓顾,不过不叫顾杏山,而足叫顾墨林。”

  “顾墨林?你……你是‘墨兰圣手’顾墨林?”汤敬久大吃一惊。这顺墨林在当今画坛太有名气了,他书画世家出身,后又远涉重洋留学法国,学习西方绘画,因此他的山水画作糅和了东西方绘画之长,归国之后独树一帜,名声鹊起,被誉之为“墨兰圣手”。汤敬久随又眉头一皱,犹有几分不信地道:“听说顾先生常居天津,不知为何屈尊南下到沪为洋人当秘书?又为何做出有失身份的事呢?”顾杏山,不,是顾墨林,长叹一声道:“我此番来沪,本是受张伯驹先生之托,为……为《秋浦征鸿图》而来的!”

  “张伯驹先生?莫不是被人称之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那可是名震海内的收藏大家啊!”汤敬久忍不住又惊呼道。已掏出了手铐的黄宝光一闻张伯驹之名,也怔住了。

  顾墨林道:“二位想必也知道, 包得利这个洋人实乃书画大盗。当初《秋浦征鸿图》从清官流人民间后,张先生晚了一步,被包得利捷足先登,张先生极是担心此件国宝也流落海外,时常念叨不已。顾某不才,早年曾受张先生大恩,了解到张先生的心思后便决心来沪卧底,从包得利手中弄出《秋浦征鸿图》以报张先生大恩。张先生本不愿顾某冒此风险,无奈顾某决心已定,便给了我五条大黄鱼。南于精通法语,我顺利地成了包得利的秘书,进入了秋桂山庄。但我很快从秋桂山庄的管家口中得知,包得利此人心机很深,厅堂里的字画虽然琳琅满目,但全是赝品,真品全被他锁人密室,从不示人。自然,这幅挂在厅堂之首的《秋浦征鸿图》也是赝品——这一点,汤先生应该很清楚,因为这幅画正是当年包得利委托贵斋仿作。”

  “不错。”汤敬久连连点头。

  “正当我无计可施时,无意中又得知巧取豪夺的包得利居然又将一件清宫的珍宝、也就是这挂‘鹂鸣翠柳’也搞到了手,只是包夫人虚荣心强,每逢聚会便要戴上炫耀一番。于是我改变了主意,买通了包夫人身边的女仆梅香,伺机弄走‘鹂鸣翠柳’,也算不虚此行,对张先生有所交代。去年圣诞节那晚,包夫人参加舞会归来,我以送公文为名推开了化妆间,梅香关门之时手指一挑便将‘鹂鸣翠柳’扔进了我怀中。我接过后急忙来到厅堂,就藏在了这幅赝品的画轴之中——此画下轴白天时已被我悄悄凿空,只消拧下轴头,便可将项链塞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