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与宝珠

儿童资源网

小宫女与宝珠

  一九四八年五月,就是胡大长官灰溜溜逃出延安的第二个月,西安大街上败兵如蚁,蜂拥而至。见人就打,见东西就抢,把个西安城搅得鸡犬不宁。有一天,李奶奶气愤不过,拉住前面的黑麻子说:“老总啊!你们是国军,青天白日的,咋能拿烟不给钱哩?”一句话惹恼了黑麻子,他狗眼一瞪:“什么?老子拼死拼活的给你们打共军,吸几包烟咋了?还跟老子要钱?去你妈的。”一脚就把李奶奶的小摊子踢翻了。后面那个拄着拐杖的瘸子,拐了几步,一边用脚把她的货物往泥水里踩,一边骂着:“老不死的,要不是看你年纪大了,老子今天非收拾你不可!”说罢、两个坏蛋扬长而去。李奶奶咬紧牙关,双眼冒火,她怒视着伤兵的背影,狠狠地跺了几脚,喊着:“天哪!这是什么世道啊?叫我们这些小百姓咱活啊?”她刚想追上去跟他们评理,一个年轻人过来拉住她说:“大娘,算了吧!他们都是些土匪,什么事都干的出来,您和他们较什么劲了?那是和自个过不去!您老等着瞧好吧!共产党迟早会收拾他们这些坏嘎垃的!”

  一九四九年四月,虽是仲春,但古城西安依然冬意未消,寒气袭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到处是一片萧条景象。正在这关口上,龟缩在东仓门一号“官邸”里的胡大长官,却向他的卫队发出了一道怪指令——在全城搜查一个老太婆。并且再三言明:此人人称“李奶奶”,北京人氏,现年六十六岁。一时之间,搅得西安城不得安宁,列入黑名单的“李奶奶”,竟然有三百五十名之多。

  胡大长官这一招煞是荒诞离奇,搞得人心惶惶,猜不透这胡孙子又想出什么怪法子来整人?是搜查共党份子吗?不像。那为什么大张旗鼓的去搜查一个叫“李奶奶”的孤老太婆呢?当然,事出有因。这个刚刚在延安吃了败仗的长官,想到西安终非久留之地,于是,对蒋介石也丧失了信心,早就打算逃到海外去。所以,他在拼命地搜刮金银美钞之时,竟然又打起了“四颗夜明珠”的歪主意。

  一天,他对担任参谋长的小舅子说:“四十九年前,慈禧太后从北京逃到西安后,发生过一件奇闻,你可曾听说过?”参谋长问:“是小宫女盗宝之事吧?”胡大长官道:“正是”。参谋长说:“一个十七岁的小宫女,盗了宝珠以后,藏匿民间,此事、我早有耳闻。”胡大长官说:“我估计此人现在一定流落在西安,按年份推算,她如今、已是六十六岁的老太婆了。那宝珠、颗颗价值连城,如果能弄到手的话,我等一生吃喝不尽,荣华富贵、享用不完啦!”话未说完,参谋长连连摇头,说:“这不过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供小老百姓摆摆‘龙门阵’而已,轶事当不得真的,若是大动干戈,只怕徒劳无功,伤了弟兄们的士气啊!”参谋长这么一说,胡大长官摆摆手道:“非也!非也!岂不知民间传闻往往事出有因啦!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无火不冒烟啦!宝珠乃无价之宝,纵然费尽周折,这样做也值得。我心意已决,弟兄们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活动活动,我不能白养着他们啊!马上吩咐下去。”参谋长听他姐夫这么一说,只好传令给卫队队长。卫队队长、虽觉此事荒唐,但无奈官职卑微,又怎敢违抗长官的“军令”。他立即带领一帮匪徒,挨家挨户地搜寻“李奶奶”去了。

  当年的西安城,虽无今天的规模,可人口也有三、四十万啦!从中寻找一个真正的“李奶奶”,真是难欲上青天啊!尽管匪兵们查了十几条街,登记了三百五十多名“李奶奶”,可稍加盘问,就大失所望了。不是年龄相差,就是户口不符。偶尔找着个别近似的,又多是婆家的姓,按照中国人的民俗习惯,婆家姓李才算“李奶奶”。而这个当年的小宫女——现在的李奶奶,用的却是娘家的姓。想那胡大长官,再怎样精明,也决对想不到。所以、折腾了整整半个月,那真正的“李奶奶”,也就像她当年逃出总督府一样——杳无音讯了。

  真有李奶奶其人吗?有,说来也巧,就在国民党匪兵挨家挨户搜查时,她老人家却从指缝间漏掉了,不能不说是一大幸事。胡大长官下令搜查“李奶奶”的那些天,她老人家刚好在钟楼摆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