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

中国儿童资源网

2007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提篮春光看妈妈

  作文试题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一题目包含着三点人文思想。首先是“学会感恩”。“学会感恩”能够过滤浮躁的心态,消解日常的抱怨,融化心灵的壁垒。培养对万物的热爱,能够使我们以挺拔的生命姿态体味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其次是“向谁感恩”。感恩妈妈生命的赐予,感恩良师点滴的教诲,感恩自然山水的灵动,感恩祖国母亲的伟大。第三是“我拿什么感恩”。“一篮春光”,这春光可以是满园的春色,可以是优异的成绩,可以是顽强的拼搏……譬如,提篮春光看妈妈,我愿在这篮子里放上一束淡香的康乃馨和母亲爱吃的巧克力,让她感到每一天都像过母亲节;提篮春光看妈妈,我愿在这篮子里装满花瓣、春泥、桃花和杏花酒,让祖国妈妈永远青山绿水,春意盎然。2007年,安徽作文题目有返璞归真的韵味,这似乎是在告别“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的”作文时代,向“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源”的高度迈进。

  现在我们对“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一短语作一些语义分析。“提篮春光看妈妈”重在“提”什么样的“春光”,但是又不偏废“看妈妈”这一目的。“一篮春光”实指春天的美好事物,虚指骄人的成绩、丰硕的成果、美好的情感等等。“看妈妈”的“妈妈”实指赐予生命的妈妈、谆谆教诲的良师、临危济困的路人,虚指山水灵动的自然、亲情弥漫的故乡、欣欣向荣的祖国。而题目中的“看”有“回报、感恩、反哺、报效”之意。另外“提篮春光看妈妈”的主语没有明确给出,可以说是虚位以待,“看妈妈”的主语可以是“我”,可以是“他”,也可以是“她”。总之,这个作文题目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又不乏生活的韵味。

  然而有许多考生却在审题时出了偏差,写出的作文可以说是离题万里。有写不谈回报的“母爱”的,有写不求感恩的“妈妈”的。至于“提篮春光”更是有多种理解,可谓别开生面,有的理解为“妈妈提着篮子在明媚的春光下”,有的理解为“提篮春这个人只去看妈妈”,把“提篮春”看做一个人的名字,把“光”理解为“只”的意思。这些问题充分暴露了我们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深地反思。

  满分佳作

  提篮春光看妈妈

  安徽考生

  “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枝已经发芽,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儿时的童谣依然在耳畔回响,转眼间又是一年春来到,我要留住这美好的时光,送给祖国妈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撷一把花瓣铺在篮底,让整个篮心通体幽香。花瓣零落,无言化春泥,这沃土使土地青春焕发,也使得祖国妈妈神采飞扬。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拾一树杏花,酿一壶美酒,让祖国妈妈好好品尝一下这春天里的美味。一切尽是那么醇厚朴实,就如这淡淡酒香萦绕不散。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拾一块春泥,轻放篮中。闭上眼睛用力吮吸,原来世间没有比这更原始的味道。相信祖国妈妈明白,自然才是最好。

  “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总被无情恼。”摘一枚青杏,悄然入篮。尽管祖国妈妈已日趋丰盈,但那青杏时代还是值得回味留恋的。妈妈和我们一样有着如梦如幻的青春,那一定很美好。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是暖人的,亦是醉人的,轻抬一缕这春日最常见的东西送给妈妈,让妈妈借着春风育桃育李。让自己在这轻柔的春风中得到释怀。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拾起娇美的桃花,放在篮边,愿妈妈和桃花一样娇美。自古就有桃枝避邪的说法,也愿这桃花能够助妈妈正心黜恶,日趋完善。

  花瓣、杏花酒、春泥、青杏、春风、桃花将这篮儿装得满满的,也沉沉的,因为每一样东西都融入了我的一片情。

  我提着这满载春光与祝福的花篮亲手送给妈妈,我要告诉妈妈,在她的庇护下,我们成长着,也完善着。这一篮代表整个春天,放眼篮中,春光尽收眼底。

  春天里的一切是我对妈妈说不清道不尽的爱。我爱春天,但我更爱妈妈,所以我愿意把这春天里的无限春光全部送给妈妈。

  春风撩起了额前的头发,我托起篮子,让白鸽轻轻叼起,而我的心随白鸽一起飞翔,我用心提一篮春光,妈妈,您看见了吗?

  【名师点评】

  以“儿时的童谣”开头,灵动而别致,为下文“一篮春光”铺陈着力。作者以首括句的形式巧妙引用诗句,形象点化自然的美景:“花瓣、杏花酒、春泥、青杏、春风和桃花”,最后“将这篮儿装得满满的”,送给祖国妈妈,既有“一篮春光”的“行为”,又有“看妈妈”的“目的”,切合题意。

  这篇佳作规范为文而不死板,紧扣中心而不枝蔓,语言质朴鲜润,读来清新愉悦。诗词的精当选用,体现了“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之效,平时的积累不容忽视。审题切中肯綮,以致无一赘段。怎样提高审题能力?不在技法的点拨,而在推理、认知和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关资源
SQL Error:
  •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范文:追寻与珍惜
  • 高考作文2017年预测:家国情怀源于家族情怀
  •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900字:追求因高雅而辉煌
  • 高考作文预测2017年:精神财富不可缺
  •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预测:铭记文化
  • 2017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美丽生活不可欺
  • 2017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真心的尊重
  • 2017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素质都去哪儿啦
  •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用真相教育最有力
  • 201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落后与退步
  • 2016黑龙江高考满分作文:语文,祖国的灵魂
  • 2016年天津高考满分作文赏析:阅读的三重境界
  • 2016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勿以沉浮论英雄(全国
  • 2016高考优秀作文赏析:一点进步 一种人生(
  • 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进步与退步(全国卷
  • 2016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
  • 2016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 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唯分数论之殇(全国
  • 2016年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分数不是唯一标准(
  • 2016高考优秀作文赏析:致母亲的一封信(全国
  • 2015年广东高考高分作文:带您去看花海
  • 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小巷面条香
  •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给自己写一首成长的歌
  • 2015新课标II满分作文: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 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满分作文:成就自我风采
  • 2015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科技拉近人与自然的距
  • 2015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敢问路在何方
  • 2015天津高考满分作文:青春范儿
  • 2015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丝瓜与肉豆,形式与内涵
  • 2015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
  • 2015高考新课标II卷满分作文:越平凡、越有风
  • 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
  • 2015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的本质更在于过程
  • 201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留一颗心看别人
  • 2014高考满分作文:少年,关掉你的手机
  •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伸出手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