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孚
林木森,是一所拥有2000余名学生的名校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在学校里,其本名知道的人并不多,可他的雅号——六木神探,却声名远播,无人不晓。
林木森品学皆优,乐于助人,特别令人称羡的是,机智巧妙地处理一些不平常事情的本领很强,这方面的故事真不少,因此,有人送给他“六木神探”的雅号。远的就不讲了,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六木神探的新故事——“下海”过把瘾。
一天,当我们全班同学在校园里浇树时,有“消息灵通人士”之称的张忠,在休息时凑到我跟前,神秘兮兮地两手聚拢在我的右耳旁,悄声地说:“告诉你个独家新闻:六木神探要‘下海’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真的使我惊愕了。
我这个人真还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脾气,对这类新鲜事儿,当然不能轻易放过。张忠大概也正是看中了我的这种脾气才将这独家新闻告诉我的。为了弄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我对当事人——林木森作了调查落实,也和与这事儿有联系的一些人——他的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某些成员扯了扯,证实了这条新闻的真实性。是的,六本神探真的要“下海”了。不过,这“下海”,可不是弃学经商去挣大钱,那是违犯“教育法”的行为,不能干。何况,一个对学习非常热爱的学生,怎么能舍得离开学校呢?
那他怎样“下海”呢?
众所周知,商业离不开数学,现代化的商业更离不开数学。对于这一点,六木神探是十分清楚的。他想,如果能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学习锻炼,增长知识和才干,增强竞争意识,对于把自己培养成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材,是个很好的机遇。身兼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组长的他,还考虑到这是为数学课外活动开辟新的途径,把课外活动直接深入到商业活动中,这不就是下海了吗?我终于明白过来,这样的“下海”的确是数学课外活动的新形式、新尝试,是学校学习的拓展和延伸。这样做,不但思想意识新,还需要非凡的胆量和魄力,除了六木神探,有谁敢这样做呢?当然碰到的困难,肯定不会少。
下面就讲几个六木神探“下海”的小故事。
是挣?还是赔?
为了打响第一炮,六木神探和他的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几个同伴,先来到一个同学的表哥经营的专卖服装鞋帽的小商店了解情况。正好,经理正为一批积压的衣服在发愁呢。商店存着一种上衣,以每件75元进了50件,每件定价90元销售,几天了才卖出10件。采购员昨天回来时又从南方带回来同样的衣服200件,这批衣服的进价是每件50元。经理不但忧虑第一批衣服降价处理赔钱,而且更怕第二批衣服也卖不出去,造成积压。见到了林木森他们几个人,就请他们帮着核计核计,看看该怎么办才好?六木神探首次接触这样的实际难题,一时真觉得束手无策。唉,既来之,则安之,自己找上门来要任务,就不能打退堂鼓,应该迎着困难上。下定了决心,于是就静下心来试着解决难题,经过多次核算,提出了下面的方案:第一批衣服降价20%处理,第二批按获得利税款20%销售,两批衣服卖一样的价——每件60元,都卖掉的话,不会赔钱,还能挣不少钱。
经理最初一听他们的设想,皱了皱眉头说道:“原来定价90元,现在定价60元,每件少卖30元,而新进的衣服,每件才只挣10元。我过去做过一次类似的买卖,结果赔了钱,当时我进了两种鞋各100双,一种好卖的,比进价提高20%出售;另一种不好卖的,比进价降低20%出售,两种鞋也都卖出了一个价,每双24元。原想,不赔不挣,推销出去算了,别积压下。可是当都推销出去的时候一算帐,结果赔了200元。你们的想法与那次卖鞋的情况是一样的,还能不赔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