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第一》有感
读了《论语、学而第一》我感受到了孔夫子及其弟子的各种强烈情感。
《论语》乃孔子及其弟子写作的,他记录了孔子为学、为人、为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的是学习和往来的事情: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值得高兴的吗?……告诉了我们要有境界的愉悦才是精神的。最令我难忘的一句话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一小句话告诉了世人同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
读了这句话,我感到无比羞愧!我身为一名少先队员却不能按照孔子的要求——言而有信。
在一个星期六,我和朋友约定好去新华书店看书。早上还是阳光明媚,可这天气变化莫测,一到中午,变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我心想:“下雨了,我还是不去了吧。”便在家里悠闲地看起了电视。星期一到学校,我已经把这件事忘光了。突然,朋友气冲冲地跑来我座位大喊:“上官思!星期六你怎么没有去啊!”我先是一怔,后来我想起来了:“啊?我……我因为下雨了就没去啊!”“你……你太可恶了!你知道我在那儿等了多久吗?我们绝交!”我很伤心,趴在桌子上有点想哭。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本以为妈妈会安慰我失去了一个朋友的,没想到妈妈却训起我来了:
“你怎么可以这样?因为下雨就不遵守约定。《论语、学而第一》你会背了吗?”
“会!”
“那你怎么不明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你和她是朋友,但你必须用行动证明,可你言而不信,让人怎么信任你?”
“妈妈,我下次不会这样了!”
“好了,快去背《论语》吧,希望你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妈妈说的话我明白了:书,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要悟透其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学到孔夫子等学者的学问。
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多读书。陈寿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要细细品,所谓读书有三到:心道、眼到、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