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糍粑

中国儿童资源网

家乡的糍粑

  湘西的民情风俗可以从那柔而不腻、淡而清香、味道爽滑的糍粑中慢慢品出。嚼得越久,越感到其味香,其情浓。
  寒冬腊月,佳节来临前夕,湘西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过年,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打糍粑,每到打糍粑这天,家家户户都围在一起做,十分热闹。
  大人们拿出打糍粑的大粑槌,还有装米饭的把粑缸。米饭出来了,热腾腾的,爸爸和叔叔拿起大粑槌你一槌我一槌,非常默契地配合着,“嘭嘭嘭”,我的心也跟着节奏动起来。米饭越打越黏,把大粑槌粘得白白的,爸爸打得非常累,汗水湿透了衣服,但是爸爸很开心。糍粑终于打好了,白白的,可有黏性了,拉一两米长都不会断。妈妈在抹好油的桌子上把糍粑捏成一个个小小的圆球,再把它压成和手掌一样大的扁圆,一个个白白净净的糍粑就做好了。我还给糍粑点上一双眼睛,画上一个嘴巴,有趣极了。有的糍粑被我点上了四点红,表示四季发财。糍粑还有很多种吃法,有包红豆的、包绿豆的、包白砂糖的,我最喜欢吃包红豆的。
  吃一口白白的糍粑,你会从那柔软和细腻中嚼出悠悠湘西情。
  点评:读过这篇文章,即使刚吃过饭的人也一定被勾起了食欲。习作没有华丽的词语,却充满淡淡的乡情,在这份感情3的渲染下,糍粑的好吃自然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看来,无论写景还是写物,都离不开自然而真挚的感情。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