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校园礼仪
在个人发表观点一栏内,学生中提到:上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普遍不如上数学和语文课;部分公共场所环境较差;学生上下楼有的没有按靠右行;低年级的同学还有在楼道中追逐打闹现象,高年级的学生语言不够文明,还有进网吧现象等。教职工中提到:部分乘班车的同志争先恐后不排队和在车厢内抽烟;会议迟到;上课接听手机等。同时,也提出了以下意见:希望成立学生文明督导队、校内文明科室要积极主动参与制止不文明行为、通过教育与监督相结合,提高每一位师生的文明自觉度等。
德育处根据上述反馈结果,采取相应的宣传和教育手段,多方位加大文明建设力度,克服陋习、顽症,积极与世博同行,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美丽、幽雅的校园环境。
为了证实校外有没有类似情况,德育处的梁老师在2007年3月16日那一天下午,带我们去广场和商场进行一次“突击采访”。对采访我们提出了3个问题:①您知道文明十字语吗?②您觉得当前社会上最不文明的现象是什么?③您在教育您的孩子时,要让他(她)从小打好哪些基础?在调查中,我们共采访了18个人,对于第一个问题,有17人知道部分(如: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有1人知道全部;对于第二个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社会上最不文明的现象是‘随地吐痰,语言不文明,乱扔垃圾,不遵守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设施。’;对于第三个问题,大多数人回答的是:‘孩子要尊老爱幼,从小讲礼貌,不说脏话,要有社会公德......等等。
关于当前最需要培养的五种礼仪中,大家认为:文明走路、文明行车;先来后到、有序排队;保持整洁、维护环境;爱护绿化、珍惜公物;语言文明、距离一米等五种情况排名前列。
学校表示,同学们选的这五种礼仪都是相对范围更广的公共场合,同学们更容易频繁接触有更深刻体会的社会现象,这说明大家更加关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公共礼节等广义上更直接影响我们城市形象的文明行为。
经过在校内、校外的调查,结论出,当今社会上最让人讨厌的五种不文明的行为分别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在公共场合吸烟;穿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横道线;乘坐公共交通前拥后挤、挤占座位;穿着睡衣睡裤、内衣、拖鞋出入公共场所;在会议、剧院等场所大声说笑、接打手机。
同学们对于当前最不能容忍的不文明行为更多的表现在法制和社会公德层面,在公众场合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喊话一般的打手机,电梯、公交车不等人下来,上车的人一拥而上,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与老年人争座,随地乱吐口香糖,破坏公物等经常可以见到的不文明现象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厌恶。
希望这种现象早日在我们这个国家,以及在全世界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