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儿童资源网

教学随笔

Q57757833
主页:Q57757833 本文评级:3级 实名: 积分:分 年龄: 点击: 学校: 时间:2015-04-15 小红花朵[点击赠花] 会员组:
  如何才能做一个既喜欢又听从的老师
  今年是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五个年头,似乎应该得心应手了。可是,学段没变,孩子变了。每个孩子都是个性迥异的鲜活生命。即使是前四年的经验,也不可能搬来套用。今天早上,我和一位家长交谈。我说:“今年是我带一年级的第五年,但我觉得是最费心的一年。因为,一年级的教师,似乎在高年级教师眼中,就是“问题学生的制造者。原来,没有接触过低年级,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才深深体会到,一年级老师的苦和累,只有教过一年级的老师才能感同身受。研究低年级课程的专家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过一年级的教师没有发言权。这几天,我正在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薛瑞萍老师也说:“我从来不和没教过一年级的老师谈论一年级的事情。今天的班会上,我跟学生谈了许多。我只想让学生知道,老师希望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本来是可塑性最强的,教育效果最明显的。可是,却因为早早的进入幼儿园,沾染上许多坏习惯,而让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变得被动而艰难。譬如,语文课上,老师指导生字的书写,一笔一划地指导,孩子们也认真看了、听了、描了——正确的笔顺笔画似乎没什么。可是,到了课下自己写作业时,原来小脑瓜中储存的记忆就占了上风。管他三七二十一,把课堂上老师教给的东西又搁置脑后。因为,第一印象对一个人来说,力量不可估量啊!
  调皮捣蛋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心理发展必经的阶段。教学中遇到孩子们的不停吵闹时,再怎么心软的教师也会变得“凶狠,轻者扯大嗓门高喊“安静!,重者则直接动手打骂学生了。这两者都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因为呐喊或者打骂之后,学生们调皮捣蛋的性子并不会立刻改正,它们依然会在下一节课上继续自己的行为,并且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完全不会记得之前因为调皮而挨打过。这时候,很多老师选择了一种方式,那就是让自己变得凶狠一些,动不动便出手打学生,知道学生学乖了,害怕自己了,每一节课的表现也就自然好些了。这种方法估计不少老师会用到,对于一些富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讲,想要有效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一招依然很有效。因而我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学经验相对较简单的教师对学生的打骂甚至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只要学生稍微动一下教师就立刻面露凶相,直到吓得学生再也不敢捣乱了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是将课上下去了,但我不知道学生在心里会怎样评价这位老师。也许学生会一辈子都记得该老师,但这种铭记更多的只会是恨和怕。
  做教师如果做到这一步真可以说是失败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人都知道爱动爱闹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阶段,即便是那些常常动手打学生的教师,他们小的时候多半也和现在这些孩子们一样爱动爱闹。如此对学生下“狠手或许是为了报复当初自己的老师对自身的凶狠吧?
  在我看来,完全不打骂学生几乎不可能,但通过让学生害怕自己来树立教师的权威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够很好地处理孩子的天性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通过提升自己课堂的趣味性和讲授的方式,来赢取学生们的欣赏和喜爱。喜欢一个人或许很难,但讨厌一个人却很容易,对学生来讲,一旦他真正的喜欢上了你,那课堂上他的表现可就同日而语了。
  不要让学生怕你,而要让学生喜欢你。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如何做一个让学生不害怕,又乐于听从的一年级老师——既做到心平气和,又达到教学井然有序。我一直在摸索。希望我能很快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