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学会认输

儿童资源网

38,学会认输

贝克汉姆
主页:贝克汉姆 本文评级:2级 实名:文世宝 积分:233分 年龄:28 点击: 学校:陕西中医学院 时间:2014-10-09 小红花朵[点击赠花] 会员组:一级会员
几个月前,江苏卫视搞的那个《最强大脑》比赛,中国选手李云龙PK意大利选手安德烈,让我思考了很久。一开始是绝对崇拜那些神童的,也幻想着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能够这样牛叉。
那个比赛的最终结果是李云龙赢得比赛,我觉得比起小他几岁的安德烈,他赢得不值得人欣赏,不值得赞美。李云龙中途遇到困难时哇哇大哭的场面,让人揪心,让人同情。而仅仅只有13岁的阳光帅气小伙安德烈,虽然输了比赛,却赢得更多赞赏,他输的让人钦佩。因为他虽然输了,却能很开心的接受结果,并且非常友好拥抱鼓励打败自己的对手李云龙。还非常沉稳,真诚地安慰为他惋惜的观众:“我是输了,但不是我不会,只是慢了一点,我很快乐,我还要学钢琴,还有游戏,我不会把所有时间花费在算术上。”顿时高低立判,安德烈开心地恭喜他的对手,并且庆幸输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对手,他说:“幸好是我输了,如果输的是他,他会很难过。”安德烈是说李云龙没有承受输的能力。李云龙虽然赢得比赛,但他没有童年,没有快乐。而安德烈却非常快乐,友好,善良,大度。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如果我们不快乐,我们有必要要求孩子学习那么好么 ?
成长离不开竞争,只要有比赛就有输赢,只要有考试就有一二,只要有考核就有优劣,只要有比较就有高低……
我们应该有一颗上进的心,我们应该有卓越的追求,我们应该有不服输的斗志。我们任何人都不想输,但不代表我们不会输。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在输,因为这个概率特别大嘛。如果我们输了,我们应该有认输的能力。特别是我们的孩子,我们需要从小培养他们认输的能力!西方人常说:“认输的能力是在学校的操场上训练出来的。”这种训练得到的民主素质的第一条就是具备认输的能力,要输得起,输得漂亮,安德烈就是这样的优秀代表。
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管家长还是学生。我想都是希望拿第一(冠军)的,可是每个班级每次考试就只有一个第一(或许有并列第一),有时候,第一一直被某一个人“霸占着”,有时候“第一”一直在易主。假设你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很轻松拿到80分,除了上课认真,他没有特别的努力。可惜他总是在十几名左右,要拿第一需要得98分以上,可是要他考试得98分,他需要放弃他的所有娱乐,游戏,旅游,甚至是牺牲正常的睡眠,他可以拿到98以上,但是很吃力,很痛苦,要付出得80分十几倍的努力。请问,第一对他重要吗?有必要花那么大代价吗?更何况,普通生活中,连数学里基本的开根号都用不上。
据说有这样一个统计,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十名左右的往往容易成功。不知道这个统计是否真实,但是确实有逻辑可以支撑。他不需要把所有努力都放在学习上,他还要其他各种活动,交朋结友,看电影,听音乐,学画画。更重要的是,他要习惯于老师的指责,和在指责下以一颗平常心去接受同学们善意的取笑与恶意的嘲讽。他又不是倒数,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为己所用。他又不是第一,没有把所有精力都花在功课上,更重要的是那个“第一”者接受不了不是第一的打击,接受不了老师和父母的失望。严重的是他的能力主要是考试。当然这个例子不是绝对的,它应该代表一定的高比例存在吧,至少在中国。
周立波说的有趣:“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和你做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捐钱给学校捐钱。”他好像是刻意针对老师说的,但不是没有道理啊。周立波好像还这么说过:“考90分的孩子和考100分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吗?有!考90分的孩子,比考100分的孩子多了10分的快乐。比考80分的孩子少了10分的乐趣。” 可怜的孩子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被逼着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能活着都算是奇迹了!我绝不是说读书没有用,我是说:读书可以把人读成没用!
父母需要反思,如果你需要他将来为您挣钱而不是当科学家(当然我们人类需要科学家),那么他没有必要必须考试拿第一(科学家也不是都拿第一,拿第一的很多也成不了科学家),不要为他拿不到第一而郁闷,而生气,而责备,恰恰相反,父母应该鼓励他保持在五到十几名的状态,保持他轻松能得到的那个成绩左右。除了考试他需要干许多其他的事情,比如,他需要谈恋爱,避免将来辛辛苦苦地相亲;他需要体育锻炼,防治频繁成为医院的客户;他需要娱乐游戏,杜绝郁郁寡欢的孤独;他需要习惯失败,以防大起大落后的一跌不振;他需要认输的能力,以克服悲伤逆流成河的洪涝。不要让他为了多那么十几分的红对勾而失去普通人真实的快乐,甚至失去健康。
不光是在学习成绩上要学会认输,还有个人技能特长,自我家庭资源,都要有认输的能力,如果真的自己不行,就去勇敢,真诚,友善地为那些某方面特别优秀的人鼓掌吧,赞美吧!不要羡慕嫉妒恨!有了这个胸襟,你离优秀已经不远了,至少你拥有那些优秀人才的友谊!和这么多优秀的人一起上路,你距离成功不会太远。“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你或许更加卓越!什么是卓越,懂得快乐地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这是我个人突发奇想的教育理念或者说仅仅是感想,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成功经验,我本人会按这个纸上谈兵的理念,执行我的育子方案,而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