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孩子,你去哪儿

儿童资源网

18,孩子,你去哪儿

贝克汉姆
主页:贝克汉姆 本文评级:2级 实名:文世宝 积分:233分 年龄:28 点击: 学校:陕西中医学院 时间:2014-09-21 小红花朵[点击赠花] 会员组:一级会员

很快就满三个月了,你的成长可谓“日新月异,鬼斧神工”。我也好久没有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你的变化了,整天爱议论纷纷,感慨万千,确实不是负责任的札记。
先说说长相吧,把现在的照片和刚生下来的做比较都不能轻而易举地看出是同一个人了,所以讨论你长的像不像我,也是一个习惯性的牵强附会的话题,因为我都已经不是我小时后那个样子了。但做比较,总是要有参照物的。昨天我采访一个小朋友,问他年轻时候干过什么坏事,他听了乐不可支,可能是觉得我的问题问的有蹊跷吧。记得你出生的第一天,我大篇地对你进行了肖像描写,后来一看,多半文字写的都没有离开你爸爸妈妈的五官。现在我要在最关键部位的描写做做修正,那就是眼睛眉毛。很遗憾,你没有遗传我柳柳弯弯的修长眉毛,倒是把你妈妈那蜡笔小新式的粗短眉毛完全克隆了。你妈妈有妙无神的双眼皮大眼眶基本错过了,毫无顾忌地剽窃了我内双碎小眼。这基本是我们对你长相的唯一沉痛遗憾了,而且是我们之前最为担心的事情,偏偏他就发生了,聊以慰藉的是我的炯炯有神依然还可观地保留着,哈哈。还有就是额头描写的修改,之前我说完全盗版你妈妈的,现在看来不是了,除了那个“半旋?其他就跟我一样的了,我的M型发际线已经复制粘贴在你的天灵盖上了,日臻成熟。
还有两个担忧。一个是你的鼻子,目前还是不够挺拔,目测不出你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依旧祈愿随你妈妈。另一个是牙齿,现在还不好预测,千千万万要随我啊,这个没得商量的,且不说我的牙齿有多么整齐洁白,错落一致。连数目都极其可观,我有34颗,你妈妈仅有28颗。九成以上的成人都是32颗恒牙,我还多了两颗智齿呢!
刚生下来的时候,头的比重大约二分之一,现在大概在四分之一左右。
还有反反复复的湿疹,此消彼长,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总体还是越来越白了。
胆子应该是大了些,不在因为你的放屁声和打嗝声所吓。
手的运动空间越来越大,面部都可以触到,两手可以互抓,偶尔扶住奶瓶。大腿肉呼呼的,有些力道了,腿蹬的厉害,要不是夜间用长筒衣把你裹起来,你可以轻而易举踢开被褥。
再说说吃,喝,拉,撒,睡,哭,笑的变化。
吃的信号复杂而不具体了。记得第一个月喂母乳的时候,把手头点点你的嘴角,如果有张嘴追逐之势,必然是饿了。而这一招已经不管用了,现在基本是吃拳头和烦躁的哭闹,有时候你光顾着玩,还爱吃不吃的。我们基本上得依靠时间表把关了,三小时一次,100至120毫升。问题是,有时候到点了你却不好好吃,有时候不到时间,你就开始哭闹,吃自己的拳头。不规律的是夜间,第一个月是每夜四次。第二个月是三次,第三个月是两次,到三个月的尾声,就成了一次或两次!已经变得不确定性,间隔时间也由白天稳定的3小时变成了3到6小时之间了。
喝水的份量越来越大,20到40毫升地灌啊。而且还引发了家庭纠纷,爸爸妈妈的观念有冲突了!我的观念是只要你想喝能喝,就喂水,喂到你不想喝不能喝为止,我的观念是娃娃可以饿的张牙舞爪,但绝对不能渴骥奔泉!
你妈妈不以为然,她的理由是喝多了会稀释胃液,从而影响消化,而且喂水占据了胃部空间,影响进食,另外奶粉里面主要是水。
我用实际情况反驳,娃娃明明排斥奶粉着,但水却在咕咕噜噜地大喝着。
你妈妈又拿她在网上她看到的各种育儿经验分享说事。我就不屑一顾了,我相信我的这些篇章发到网上或许更有参考价值呢。
呵呵,我可怜的小贝,你说你喝口水容易吗?
拉屎撒尿,已经极其规律了,第一个月的每天N次稀黄,现在是每天一次或者三天两次“二寸蛋糕”模样。频繁更换奶,粉美赞臣一个月,惠氏半个月,现在是美素,都是你妈妈出的馊主意,过渡期的拉肚子,让人揪心。你妈妈和姥姥还惦记回老家流水?那不是要水土不服么?
你外婆是处理排泄的专家,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问其经验分享,还故作高深莫测的神秘。她说道以前带孩子,老家住的土房,地面也是土的,尿液洒在地上,湿印儿为标记,当湿尿印儿干了,下一次小便就该来了。人类的智慧不仅仅是创造资源,而且能够充分地利用资源。(这种递进关系看似说反了,实际上,返朴而归真的深意就在其中了。)
夜间睡眠质量已经相当靠谱了,可谓“嗜寝忘食”啊。唯一打扰你睡眠的是鼻屎。硕大的鼻屎阻碍了正常的呼吸,急躁地哭泣。纸巾,棉签,耳屎挖儿,镊子,我们依次试过,都不能搞定,最终还是依靠你自己的喷嚏排出。可见,人的自立是从鼻屎开始的呀。
从第三个月开始,笑成功超越了哭在你面部表情的占比,目前稳居第一,日渐攀升。笑中带着“嗯,哼,哧,吭,嘿,哟,啊,呦,喔,唔”等等充满表达交流的愿望和各种尝试。顺便带着毫无节奏的拳打脚踢,手舞足蹈。这是带孩子最欢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哭的嗓门一浪高过一浪。白天睡觉间或醒来后会像受了惊吓一般,哭的呼天抢地,显得极度委屈。每天下午,日落昏黄,鸡群入眠时刻,哭的特别频繁,且令人费解。感情色彩强烈,如宣泄,抱怨,撒气,厌烦,急躁等负面情绪都夹杂其中。这时候是带孩子最煎熬的时刻,把你妈妈和你外婆折腾地手忙脚乱,心慌气短。我还是比较淡定,我觉得只要是没有疾病,哭不是什么坏事情,或许是在活动嗓门,刺激神经呢,不过我没有足够的依据,我主观相信是有道理的。我甚至都怀疑是某种潜意识在作崇,比如心眼,使小性子?跟你的“younger”时期比较比较,那时候,一天20多小时的睡眠,是多乖啊。大家说:“现在还是好带的时候,等走路了你们再看看!”我不禁想问:“孩子,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解决无厘头的哭泣,我们的方案是把你带到大自然去,在目不暇接的事物中,让你应接不暇地观赏,最后带着对大自然的各种疲倦的好奇,悄然入梦。
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我采访了众多欢蹦乱跳的别人家的孩子。并且用相机拍下面孔,用文字记录其“经典语录”。我感叹,真真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啊。我又突然想到另一句话:“小孩是即将被毁坏的大人,大人是已经被毁坏的小孩。”目前出现在我眼前的“哲学家”,是怎么在不久的将来,一步一步堕落成了牛高马大的庸人,俗人的呢?
于是,我发现了我采访的价值,《孩子去哪了》系列节目,将于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播出。小贝,这是爸爸送给你的第一个儿童节礼物,且不单单是送给你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