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良县长写信感谢李范懿

中国儿童资源网

汪元良县长写信感谢李范懿

  前不久,秭归县县长汪元良,给大连市离休干部李范懿写去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她代表已故丈夫于呈甫,将两人一生积蓄的10万元钱,捐献给了秭归的“希望工程”。

  于呈甫1945年入伍,1982年离休前为师职干部,他的老伴李范懿是大连农业银行的离休干部。夫妇俩几十年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用的是旧木床、旧军被、旧衣箱。1992年10月,于呈甫因病去世。临终前,他和老伴商量将两人一生积攒下的10万元,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救助失学的孩子。丈夫去世后,李范懿在悲痛之中患了肾功能衰减症、脑血栓等病,有些好心人劝她,能不能少捐点儿钱,花钱给自己换个肾,她拒绝了。她说,老伴的临终嘱托一定要办好。

  李范懿夫妇的这笔捐款在全国“希望工程”目前收到的工薪阶层个人捐款中是最多的一笔。这笔捐款将按照于呈甫、李范懿夫妇的愿望,在革命老区——秭归县柏家坪村建一所希望小学。

  汪元良在给李范懿的信中说:“您为我县‘希望工程’捐款的消息传开后,全县上下无不为您的仁德之举所感动,这不仅是对我们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对我县人民巨大的精神鼓舞!我代表全县42万人民向您和您已故丈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汪元良县长还说:“您和您丈夫的捐款是目前工薪阶层为‘希望工程’捐款最大的一笔,能得到这笔捐助是我县人民的幸运,我们将倍加珍惜,认真用好这笔捐款。按照您的意愿和您丈夫的遗愿,我们将一定把柏家坪小学建设成为一所高标准、高质量的希望小学。”

  汪元良还告诉李范懿,目前已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李广钦同志为组长的建校领导小组,学校建设正处于紧张的施工阶段。

  全国工薪阶层目前为希望工程捐款数额最大的革命老人李范懿,抱病前来秭归参加“甫懿希望小学”揭牌仪式,在秭归引起强烈反响。秭归县委书记汪元良代表42万秭归人对李范懿说:您是一面旗帜

                李青赵奎

  1996年9月12日,秭归县磨坪乡柏家坪村千余师生和村民一大早就冒雨守候在新落成的“甫懿希望小学”门前,迫切地盼望着李范懿老人的到来。

  同学们的小手高高举起:持着花环、举着“李奶奶我们想念您”的大幅标语牌,列队仁立在泥泞的乡路旁,任凭雨水淋湿他们的衣服。许多妇女用背篓背着小孩,也在风雨中耐心等待。

  上午11时许,当李范懿老人在市县有关领导陪同下来到柏家坪时,村民们纷纷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顿时,几百挂鞭炮一齐炸响,整个柏家坪鞭炮声雷动,山山岭岭沉浸在空前的热烈、喜庆气氛之中……

  面对纯朴、虔诚的山民和孩子,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李范懿老人激动得泣不成声,她把一名小同学拉到跟前,将自己的脸贴在小同学的脸上,轻声地说:“好好学习,用成绩回答我好吗?”

  中央、省、市、县1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争先恐后地摄下了这一感人的镜头。56岁的农民韩传香流着泪告诉记者,今天正好是她父亲91岁的生日,原打算回娘家给父亲祝寿,但听说李范懿来了,就赶来欢迎李范懿。“她是大好人啊,我们都想见见她。”

  毫无疑问,倾一生积蓄,援希望工程的革命老人李范懿已成为42万秭归人心中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9月13日上午,秭归县委、县政府召开3万人动员大会,号召全县人民向李范懿学习。当重病在身的李范懿被搀扶着出现在会场上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与会者热泪盈眶。

  亲往大连恳邀李范懿老人来种并一直陪同的县委书记汪元良在会上动情地说:李范懿老人情注秭归,是秭归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秭归是三峡库区淹没损失最重、搬迁难度最大、移民时间最紧的一个县,特别需要弘扬李范懿这种甘于牺牲、乐于奉献、为国分忧的精神,我们一定要以李范懿精神为动力,尽快把秭归建成三峡地区的窗口县、经济富裕县、开放先进县、旅游明星县。

 1 2 下一页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