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明

中国儿童资源网

自知者明

文一班 王磊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者,知自己也,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缺陷,我们人生的脚步才能更坚实。坚实之后,我们还要健步如飞,如此才可赶上日新月异的时代步伐。要想健步如飞,他人对我们的期望很重要。这种期望可以鞭策我们,给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有更长远的目光。自知与他人的期望,是我们的开山利剑,有之,则无往不利;无之,则功败垂成。
垂成者,数见不鲜,其中名头最大的当属拿破仑。拿破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人都盼他将来能有出息。正是这种期望在幼小的拿破仑心中播下了种子,一七八五年正式把拿破仑推上了前台。他参加了法军对英军的土伦围攻战,当时法军久攻不下,全军进退两难。拿破仑以炮兵少尉的身份,凭着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提出了重炮围攻方案。正是这个方案让他一举成名,从此飞黄腾达。当上了皇帝后,拿破仑义气奋发想要征服世界,而他手下将士们更是希望封侯拜相。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拿破仑,把自知之明束之高阁,轻率出兵沙俄和西班牙。结果身陷泥潭不能自拔。只落得大西洋里叹零丁的下场。家人的期望给了拿破仑远大的理想,但自负却毁了他。
前事不望,后事之师,邓小平吸取了这个教训。小平戎马一生,鲜尝败绩。文革三起三落,依然挺立。文革后起,他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更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小平于中国可谓功高至伟。然而,就是这个荣誉等身的伟人,依然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于中国还有办不妥的事。当有人问他香港回归五十年不变,那五十年以后的事怎么办?小平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夸下海口。他笑着说:“五十年以后的事情,自有后人来管,那时的他们一定比我们聪明多了。”
“自然有来人管。”这看似不负责任,却毫无搪塞之辞,闪现着小平的自知和睿智。
小平智慧过人,正确;小平经纬之才,当然。但小平更有自知之明,他知道国人的期望,但他更深知自己的实力。他看到新中国日新月异,五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五十年后的大陆与港澳什么关系;五十年后的国际关系是何种格局?这一切扑朔迷离的未知,是以小平的过人智慧也看不透的。小平知道过早地给出承诺,虽然迎合了国人的期望,却会给中国的发展进程套上枷锁。小平自知他办不了这事,于是他把它留给了后人。这不是不负责任的推卸,而是睿智的传承;这不是缺乏魄力的退缩,而是明智的缓兵之计;这更不是年老后的壮心已逝,而是老骥伏枥的志在千里。
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贵有他人鞭策。此双剑合壁,则无坚不摧;若拆散,则一事无成。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