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资源网

91 闫蓉

恒,有“永久”之意。恒则成,就是我对“恒”的理解。
纵观古今中外,多半的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亘古不变的恒心。
而在中国,恒更是自古以来就为人称道的。
远古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水害得到治理,大禹也在人民心中留下了高大光辉的形象;传说中的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与一个瘦弱”而“年且九十”的老头,这是多大的悬殊,然而,愚公硬是敢于向这两座大山挑战,并以自己的恒心感动了上帝,终于,两座大山被移走了,败倒在愚公的恒心之下。
这大约是我国古代较早对“恒”的记载。由此可见,“恒则成”在我国古代也是行相当受重视的。
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以一个小弱之国打败了吴王夫差的泱泱大国。凭的依然是一颗恒心——一颗不屈于强大的恒心。
王羲之,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他墨池练笔,直至“池水尽黑”(虽说不一定真实,却依然体现出了他的恒心),最终练出一手“名垂千古”的好字,被誉为“书圣”,而“墨池”也永远留在了后人的心中。
居里夫人,一位热衷于科学的女强人,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物理、化学的奥妙,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并接连获得英国皇家协会的荣誉奖章……这一切的一切,都应归功于那那颗好奇心,那颗永远不会停止探索的恒心。这些事都离我们较远,那么,我们再谈一谈我们所熟知的,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多少艰难困苦都挺过来了。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永远有一个目标,一个希望,实际上也就是有一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心。也正因为如此,人民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了后世子孙的幸福快乐。
而今,幸福的生活有了,好的学习环境有了,然而,又有多少同学拥有一颗恒心,愿意为自己所衷心的生活努力反对呢?大多数的人,总是虎头蛇尾,三分钟热度,多所有的事都浅尝辄止,最终落一个一事无成。
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也很短,没有一颗恒心,我们怎么实现自我的价值呢?没有一颗恒心,我们怎么创造祖国的辉煌未来呢?恒则成,愿大家都有一颗恒心,最终,将祖国铸成一颗大“恒星”,闪耀在历史的天空,永远,永远。
[点评]:文章开篇释题,进而围绕“恒”这一话题侃侃而谈,事例材料涉湖今,及中外,结尾又结合现实,为文章增加了说服力。语言朴素自然,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井然。( 赵晋康老师 )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