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同学为写事的作文发愁:生活中,哪有那么多事情可以记录、可以写成作文啊? 高老师却跟你们肯定的说,有的是啊!只要你留心观察,留心体验。
我们来看《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写的是“我”从开始“拉琴像拉锯”,到最后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面对成千上万观众演出”的变化。即:一开始是什么样子,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当然,作者并没有仅仅写变化,而是重点写了变化的原因:“聋老人肯听我‘拉锯’一样的琴声,并鼓励我,赞赏我,鼓起了我的信心,促使我坚持不断地练习”,是这个原因才出现了这个变化。
从这篇课文的叙述中,我们发现,“变化”的原因,是作者要重点告诉我们的,能够给作者自己和读者重要启示的,作者借写自己的变化,赞颂了老音乐家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邻居,他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在发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是他们为我们做的某件事情,可能是他们对我们说过的一些话,甚至可能使他们的某个动作、某个眼神,还可能是他们的某些“示范”,让我们的思想上、学习上,某些擅长的艺术项目的学习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飞速的进步。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就是我们“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非常值得珍藏的,值得一辈子珍藏的。
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在你自己身上,那样,你的体验就非常深刻;也可能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可以细细地去了解。我们只要思考一下这些变化的原因,就能够“珍藏”下太多的写作素材。
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老师让写还是你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要写出来告诉别人),你就找到其中的一件,“开头写写变化以前的样子,你内心的苦恼;然后写写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让你发生变化的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使你燃起了自信,学会了技巧;结尾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变化之后的样子,让自己和读者都感觉到这人这事对你的进步和提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一篇作文,就这样非常简单的完成了。
练习:回忆,到了六年级,你为自己哪个方面的进步、变化而特别满足?想一想,有这样的进步、变化,是谁说了、做了什么,使你产生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找到了好的方法?现在你的这个方面发展变化到了什么程度?分别用几句话,把这人、这事和你的变化,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