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写到“经常”

儿童资源网

从“一次”写到“经常”

  学完了《别饿坏了这匹马》和《唯一的听众》,细心的你们会发现这样的共同特点,这篇两篇课文在写法上,除了注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在写人物“做事”的时候,都是“从‘一次’写到了‘经常’”,即:先比较详细的写某一件事情,再写以后经常地坚持着做这样的事情。

  《别饿坏了这匹马》两次这样写:因为我“白看书“父亲“打了我两个耳光”之后,我每天坚持扯马草去卖,卖完了,就用钱去看书。这里,没有直接写“第一次”,但是写了父亲的“提示”,已经有了第一次。

  再就是“马草不好卖”以后,“有一次”,轮椅上的摊主叫我把“马草”卖给他,然后我从容的看书,作者详细写了着“有一次”的过程。接着, “以后,每天,便”,作者用这样的语句格式写了这样的事情成为了经常。这样的事情成为了经常有啥好处?说明“轮椅上的摊主”宁可少收入,也让我满足读书的需求啊!(当然,这意思需要我们结合课文的前后介绍,才能读出来)。

  《唯一的听众》与《别饿坏了这匹马》一样,先是详细写了一次“聋哑老太太”一个人听我演奏并猜测地说“一定拉得很好”,并说“回去用心感受这音乐”,使我非常受鼓舞。接下来,便简要地写到:“以后,每天,都,一直”这样的常态。这样写有啥好处?结合这部分内容的前后,表现出了“聋哑老太太”的爱心、耐心、培养人的坚持精神。

  先写“一次”,在写“经常”,是一种写人物的方法,往往是先交代“有一天、有一次、有一回”发生的事情,而且一般把这件事情中人物的做法、言语内容写的很细致,然后,用“以后、从此,从这里开始”等过渡下来,写简要地写“每天”都做什么,把任务做事的“经常化”情形写下来。“在某一时间地点做某一件事情,一般人都能克服一些困难做下来”,但是,要让他“坚持不断的总做这样的事情,坚持着、重复地去克服这样的困难而达到某种目的”这是相当困难的,表现了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坚持精神。而要表现这种“坚持精神”,把相同的情节反复写,又会重复,了流水账。从“一次”写到“经常”,把“一次”当重点,用“从此(以后)——每天——便(就、都)”的句式,概括地写“经常”,这样的写法技能表达“经常”的意思,文章又“有详有略”,而且,“每天”、“便(都)”这些词语,能够强调“常态”的意思。